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望奎城镇化凸显生态文明

2014-12-24 13:3417030绥化日报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望奎县牢固树立“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发展新型城镇的重要举措,让生态文明成为新型城镇发展主题。

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强力打造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按照“一核两翼一体化”发展战略,将县城发展目标确定为“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综合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园林城市。2008年以来,共投入资金近千万元,先后委托同济大学、哈工大等省内外知名设计团队对全县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编制了《望奎县总体规划》、开发区控详规划、卫星妙香山等休闲旅游区和城区内63个小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交通、旅游、电力等各项专项规划,形成了总规、详规和专项规划配套衔接的规划体系。

以良好的城镇生态环境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融合创新,以生态文明建设引导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城市资源和人文景观,确立了“一环(环城绿化带)、两区(建成区、省级工业示范区)、三园(怡乐园、烈士陵园、植物园)、五场(林枫广场、文化广场、休闲广场、体育广场、县标广场)、五纵(5条主要南北街道)、九横(9条东西走向大街)”的城市建设发展总体框架。实施绿化、美化、香化、亮化工程,全力打造“花园式”宜居生态之城。几年来,全县完成造林面积1.8万亩,新建小区绿化占总用地面积的25%,栽植各类树木45万株、栽花40万株、种草1.5万平方米,总计完成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5%,村屯及道路绿化率达到100%。先后有10个乡镇被评为省级生态乡镇,44个村被评为省级生态村,6所学校被评为省市级绿色学校。

以地域生态文化为标识彰显城市软实力。把地域文化打造成城市的品牌和标志,以生态文化建设提高全社会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意识。依托深厚的人文底蕴、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力度推进,全力打造滨北文化旅游名县。打造出以红光寺为主的宗教圣地游、以满族风情园为主的民俗风情游、以林枫故居纪念馆和河口烈士纪念碑为主的红色文化游和以西洼荒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的山水风光游四大旅游体系。抓住林枫故居被列入哈尔滨~瑷珲三日游红色旅游景点的有利契机,推出以林枫故居为依托,以县烈士陵园和卫星镇“河口事件”发生地为辅的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以满族风情馆、满族民居、满族酒家、游乐场和工艺美术展厅为主体,打造满族文化产业。西洼荒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生态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投资6亿元的西洼荒湿地公园项目将成为东北三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湿地主题公园。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温州试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11月25日,温州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通过国家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会同省水利厅的审查。这是温州市在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的过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0评论2014-11-271720

建设水生态文明 推动城镇化建设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和开发开放高地,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副省级城市,西安在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进程中,把城镇化建设作为推进国际化大都市一盘棋的重要棋子来布局,把八水润西安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一大亮点,城镇化建设与水工程水生态建设相得益彰。

0评论2014-11-241477

发展生态文明 推进新型城镇化
近期,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对总书记的重要观点、论述进行逐字逐句的理解、吸收,思想认识有了明显提升,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勇气也更足了。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前进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还面临很多没有解决好的难题,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复杂,这一切都需要在实践中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刚强意志,努力带领人民群众投身到新的改革大潮中去。

0评论2014-08-271395

李文华:新型城镇化要倡导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
“过去我们的传统城镇化道路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土地严重退化,交通拥挤,生物多样性消减,人居环境恶化以及生态承载能力衰减等一系列城市病和资源与生态环境危机问题,致使城镇化处于两难境地。”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在谈及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时说。

0评论2014-05-271372

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福建省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较好。为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增强引领示范效应,现提出以下意见。

0评论2014-04-142480

乌当区五个突出打造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为全力打造全面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扎实建成小康社会、紧紧围绕“5个100工程”建设,突出奋力迈向生态文明升级版机制,突出“高、转、快”举措,突出“智慧城市”建设,以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为载体,重点生态环境、中关村项目建设,全面抓好招商引资、资金筹措、管理实施协调构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以五个突出融入政治经济文明城市建设全过程。

0评论2014-02-272696

智慧城市创新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将生态文明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个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对生态环境与智慧城市有新的分析研究、改革建议,涉及战略选择、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发展模式、政策法规、价值观、财富观和幸福观等广泛领域。

0评论2014-01-261918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智慧城市与新型城镇化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工业文明时代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支柱,在带来生产方式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灾难性后果。如何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利用信息文明所带来的信息范型转变,赋予城市新的内涵,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智慧城市的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将极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0评论2014-01-2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