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需理性 勿走向“面子“崎途
智慧城市建设为什么要强调信息通信技术与城市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具有通用性和渗透性的特点,既适用于政务应用、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各个领域,也适用于经济领域的生产、制造、销售、物流等各个环节。这使得信息技术可以成为全方位提升城市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技术支撑。
0评论2013-09-221584
让大数据成为政务信息化的战略资源
毋庸置疑,大数据产业生态环境正在加速构成,新的管理模式和新的商业模式与此共生,社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正在得到很大提升。很显然,大数据体系应该从各个部门的信息中心或者数据中心入手,通过数据资源体系支撑过去在不同行业中对管理和决策支持的空白。
0评论2013-08-212553
大数据:城市的智慧源泉
大数据与智慧城市,都是“炙手可热”的两个名词,值得关注的是人们谈到智慧城市经常会提及大数据的概念。究竟该如何理解这两个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呢?
0评论2013-08-162519
智慧城市应当“以人为本”
发展智慧城市的意义应该不仅限于技术进步,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一场城市管理方式的革命,其衡量标准不应只是采取了多少炫目的先进科技,还要看是否发挥了民众自治力量,促进城市管理方式走向多元化、扁平化,并让政府职能向着服务型的方向转型。
0评论2013-08-081034
“貌合神离”的城市群要不得
在不久前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表示,为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病”日益突出的问题,将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促进各类城市功能互补、协调发展。有专家指出,城市群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镇化自然演进的结果,应该尊重规律、做好规划。
0评论2013-07-291765
用信息化推进农业现代化
当今时代,数字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地球、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佼佼者,已经服务于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并已渗透到各个领域的各个环节中。信息化扑面而来,它使经济与社会发展由物质与能源为重心向以信息为重心转变,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人的智能和其他各种资源的潜力,使个人行为、组织决策和社会运行不断趋于合理化。积极推进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我国已是大势所趋,我们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作用。
0评论2013-07-151591
通信协议的缺乏制约了物联网的发展?
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将普通事物通过网络连接起来,从而更方便的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全新的服务。目前在“智能城市”的建设中,解决交通堵塞问题、创造更整洁的城市环境,物联网技术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0评论2013-06-201764
创建“智慧城市”需发挥创造性智慧
通过信息化战略的推进,积极培育和大力促进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充分提升社会自组织能力,实现社会活动体系和经济活动体系的平衡,是“智慧城市”研究者们应积极面对的一个紧迫课题。
0评论2013-06-041929
大数据时代,运营商如何应对潜在的商业机会?
信息化浪潮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催生了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海量信息。在此背景下,大数据应运而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把大数据比喻为“连接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桥梁”。如何把虚拟世界的海量数据转化为可以提高现实世界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的知识?这必然是大数据的重要任务之一。
0评论2013-05-302148
让绿色交通破解“城市病”
越来越浓重的尾气污染、越来越胶着的交通拥堵、越来越恶化的出行环境……随着我国快速迈入汽车社会,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这些“城市病”正变得越来越重,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0评论2013-05-272054
智慧城市需克服城乡差距问题及文化缺失瓶颈
智慧城市是城市智能系统升华为智能城市化的有效载体。以普兰尼特谷生态城市建设为例,其特点在于更突出智能城市化,而非智能系统,负责建设和维护软硬件系统的机构能够按需动态地重复利用各类部件并借以重组系统,其效果是以城市环境和市民需求来主导技术,而非让技术居于城市化的核心来控制城市环境,体现出从技术城市走向智能城市即迈向智慧城市的发展态势。
0评论2013-05-21875
国外智能交通系统为何在中国失效?
近日,网络上有一个帖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内容是关于为什么国外的智能交通系统在我国却失效,同样的设备,同样的应用,却达不到同样的效果。其中的原因我认为应该是我们自己人的问题。自古以前就讲因地制宜,我们在学习应用别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时,我们不应该全盘的照搬,更应该联系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后再应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0评论2013-05-132074
智慧应用考验网络能力 公共服务呼唤宽带战略
互联网正在渗透进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应用不仅推动了公共服务的转型、创新和服务能力、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为政府向服务型转变注入了新的动力,而这些都需要宽带网络作为承载基础。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宽带产业发展迅速,但相对于同样迅速增长的信息化社会发展需求来说,总体上仍显迟滞。
0评论2013-05-061672
从全球视角看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
长期以来,GDP英雄论的影响使中国城市呈现出以土地扩张为特征的刚性发展,而现今的国际竞争和国内形势已经迫切需要中国做出改变,智慧城市是一条出路。
0评论2013-04-232670

- 解决城市管理难题 智慧城市建设数字城管先行
0评论2013-04-16
新型城镇化:如何借力四个推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一直是我国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承接国际转移产业和形成中国制造工农业生产体系,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0评论2013-04-101970
城镇化考量大智慧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截至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2.6%,今年将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中国社科院张晓山解读称,按户籍人口计算,我国真实的城镇化率还不到36%,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意味着城镇化大有潜力,将成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引擎。
0评论2013-04-082134
美丽中国号角吹起 智能电网该如何响应
建设生态文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必由之路。这就需要从根本上调整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全力推动节能减排。在建设美丽中国的道路上,电网企业大有作为。
0评论2013-04-01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