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近年来全国各地交管部门探索建设智能信号灯系统,以云计算平台为基础,核心是“数据驱动+人工智能”,通过提升交通泛感知能力,依托机器深度智能学习,实现信号配时和设备运维智能化,交通事件发现、处置流程的优化,最终达到警务流程再造、信号配时实时优化、交通组织合理配置的目标。
也就是说,红绿灯拥有了“聪明大脑”,它能通过多渠道自行感知和收集相关交通数据,再运用自己的“大脑”进行分析研判,给出信号控制和交通组织的最佳方案。
目前常见的交通数据采集方式优劣分析:
检测方式 |
优点 |
缺点 |
线圈检测
|
技术成熟,感应灵敏度可调,适应性大,计数准确 |
安装过程对寿命影响大,修理或安装需中断交通, 影响路面寿命,容易被重型车辆、路面修理等损坏 |
微波检测
|
在恶劣气候下性能出色,检测多车道,直接检测速度 |
不能检测静止的车辆,不能对车辆进行准确分型、易受遮挡。行人频繁乱穿马路容易扰乱对车流情况的判断 |
视频检测
|
为事故管理提供可视图像,可提供大量交通管理信息,单台摄像机和处理器可检测多车道 |
投入成本高,大存储,大型车辆能遮挡随行小型车辆,阴影、积水反射或昼夜转换可造成检测误差。行人频繁乱穿马路容易扰乱对车流情况的判断 |
无线地磁检测
|
检测精度高,无论车辆高速行驶,还是静止不动,都可以精确检测;安装简单,无电源线,无数据线,无需破路;稳定持久,功耗低,可连续工作五年以上;抗干扰性好,可检测大车,拖车等;完全可替代线圈检测 |
可能会受其他金属磁场干扰 |
无线地磁传感技术,因其自身的优势,近年来在全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据了解,武汉恒达智慧城市交通研发有限公司在无线地磁车检器研发方面成效显著,该公司产品已在武汉全市900多个路口应用于交通数据采集,是路口红绿灯“聪明大脑”的末梢神经。
不少市民普遍对这样的“智慧交通灯”感到欢迎:“相比传统目之所及的交通指挥疏导模式,这样的智能调整更具宏观性,而且管理更加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