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智能电网示范区建设将于年内全面建成,通过示范区建设,供电可靠率将达到“5个9”,即99.999%,客户平均故障停电时间减至5分钟以内,超过巴黎,与东京持平,向新加坡看齐,全面建成为客户提供智慧化优质服务、坚强的智能化城市配电网,达到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目标,为将来智能电网区域扩展和信息化、自动化与互动化的高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0月16日,记者来到城市配电网示范工程建设现场采访,与未来的智能电网示范区“提前相会”。
配电自动化改造的“柜族”
天津市制定了“一主两副、沿河拓展、功能提升”的城市规划理念,“一主”指的就是小白楼城市主中心。公司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加快推进城市配电网示范工程建设”的整体部署,贯彻落实“两个率先”发展目标,以城市电网规划为引领,以配电网标准化建设、一体化运营为手段,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优质服务水平为目标,统筹考虑城市规划、电网建设和运营管理水平,依托配电自动化试点区域,在小白楼城市主中心内,选取了和平区、河西区中心区域为示范区,包括和平区和平路、滨江道、南京路、五大道地区,河西区友谊路、文化中心、人民公园、小白楼等寸土寸金的“风水宝地”,总面积22平方公里。公司总投资6亿元,以城南供电分公司为试点单位,全面建设为客户提供智慧化优质服务、坚强的智能化城市配电网,达到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目标。示范区项目建成后,和平区、河西区50多万市民将直接受益。
配电自动化是实现智能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电网网架和设备为基础,以配电自动化系统为核心,综合利用先进的光通信方式,实现对配电系统的监测与控制,并通过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实现配电系统的科学管理。
金秋十月是电网工程建设的黄金时期。记者来到位于天津市环湖医院对面的河西区体院北气象南里的配电自动化改造现场,施工人员正在抓紧时间进行柜体安装调试。城南供电分公司运维一站变压器班专责潘广强告诉记者,他们从8月份开始改造10千伏配电站点,总共需要改造183个,现在完成了62个。
“我们今天有3个现场,最多的一天有8个现场。”潘广强说,“早晨7点多我们就开始做准备工作了,9点多一下停电命令就开始干活儿。”记者看到,五六名工作人员正在更换紧凑型六氟化硫气体绝缘柜。他们已经完成了“以新换旧”,正在给新的绝缘柜紧固螺丝。潘广强指着绝缘柜对面的一组柜子告诉记者,这3个新换的柜子是自动化改造的“柜族”,将实现数据远传等功能。记者详细查看了一下它们的“学名”,智能免维护直流电源柜、配电自动化控制柜、配电自动化通信柜。
和平区云南路35千伏变电站正在进行子站、OLT等设备装置安装。在主控室内,信息通讯公司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光缆熔接。据介绍,按照计划推进五大道地区、小白楼地区通信光缆敷设,累计敷设132公里。与一次设备改造相比,二次设备改造活儿更加“精巧”。城南供电分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示范区项目最终将建成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1套、配电通信汇集型子站16套,配电终端550套。配用电设备信息化覆盖率将达到100%,10千伏配电站点通信和居民客户智能电表全覆盖。在不远的将来,调度可以对10千伏配电开关进行远方操作和故障自动处理,实现配电信息的上传及快速切除故障功能。
坐在控制室里能看清故障的“平台”
与常规的电网建设项目不同的是,城市配电网示范工程不仅有设备改造的任务,还有提升管理水平的任务。城南供电分公司在设备、技术、服务、管理上“四面出击”,推进配电生产标准化管理,提升配电网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强配电网状态管理,大力推进配电网带电作业和标准化抢修,创新配电网闭环管理模式。
城南供电分公司运维检修部副主任刘荣浩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配电网智能抢修服务指挥平台。这个平台将实现运行监视、计划和故障管理、客户服务报修图形化辅助决策支持、抢修指挥、风险预警与管控等功能。刘荣浩给记者做了通俗易懂的讲解,这个平台的作用是指挥故障抢修,配电网发生故障,能够直接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查询实时运行数据,进行故障研断、系统分析、后台指挥。通俗的说,就是坐在控制室里能看清故障情况。系统还将实现对生产、营销进行数据整合、资源共享,促进“大检修”“大营销”联动机制的建立。这个系统将于10月21日上线,11月底具备向国家电网公司申请验收的条件。
城南公司加强配网状态检修管理,加快进行状态评价录入PMS。截止目前,对476条线路作出状态评价,完成对158条线路状态评价数据录入。对区域内518座10千伏配电站进行配电自动化技术升级改造,实现电网设备运行状态可视化管理和在线监测,提高试点区域配电设备供电可靠性。
探索不停电检修和状态检修作业新技术,大力开展带电作业,大幅度减少企事业及居民计划检修停电时间。配电网不停电作业率达到90%以上,努力实现电网计划检修客户“零停电”。刘荣浩告诉记者,“电缆不停电作业”将从10月18日开始进行,地点选在和平区五大道附近,这是很难停电的“黄金地区”。据统计,9月份城南公司城市配网带电作业化率为98.85%,多供电量23.15万千瓦时,提高供电可靠性0.17%。
客户几乎感觉不到的“秒杀”故障
未来的智能配电网是什么样子的呢?据介绍,与传统配电网相比,智能配电网能够及时检测出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故障并进行相应的纠正性操作,从而实现自愈与不间断供电;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提供更高的电能质量,满足用户需求,实现对各种能源的优化利用;对配电网及其设备进行可视化管理,实现设备管理、检修管理、停电管理以及用电管理的信息化,最大程度地实现更为精细、准确、及时、绩优的配电网运行和管理;实现与客户的双向互动,让广大电力客户直接感受到智能配电网所带来的高质量、人性化的服务。
智能配电网具备电网故障自愈功能,实现故障处理“秒级”响应。试点区域内故障平均处理时间由实施前的小时级缩短为实施后的“秒级”。电网发生故障时,智能电网系统将启动快速决策程序,在故障区内,通过系统实现故障自动隔离,避免或缩小停电范围。通过自愈,使电网故障处置时间缩短到“秒级”,非故障区域内客户的恢复供电时间也大大缩短,用户平均故障停电时间由传统的90分钟缩短到5分钟以内。也就是说,客户几乎感觉不到故障停电的发生,将停电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公司将与国际知名咨询机构合作,开展电网咨询评估和改进提升,向巴黎、东京等国际先进电力公司配网看齐,建立与智能电网技术相匹配的先进管理体系,为区域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供电服务。智能配电网已经在我们身边,将给我们带来“智慧生活”,全新体验。
天津“黄标”公交年底全部退出运营 电子站牌将上阵
为迎接9月22日中国城市无车日的到来,天津公交行业9月16日-22日启动“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记者从市客管办及市公交集团获悉,在扩大运营规模,提高公交分担率,完善公共服务网络的同时,天津将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着力提升运营车辆硬件档次和整体环保水平。随着新能源公交车的投放和公交站点的增加,市民“绿色出行”将更加方便。
0评论2013-09-17969

- 先行一步的天津“智慧农业”
0评论2013-09-09
津城2016年实现“智能”公交
从天津市客管办获悉,本市公交行业“美丽公交”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届时,本市将优化公交线路164条,使公交线路总数达到633条,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90%,实现城乡公交全覆盖。新增公交车4000辆,总量突破10000辆,年均更新车辆1000辆,使新能源公交车辆,包括纯电动、混合动力、LNG、CNG等车型达车辆总数的40%以上。
0评论2013-09-05390
天津智能抢修服务平台配电自动化改造全面启动
8月15日上午,冒着酷暑,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城南供电分公司工作人员在南开区环湖西里小区施工,为这里的预装式变电站安装配电自动化设备,并进行调试。今年,配电自动化已经达到成熟期。同时,配电自动化涉及的所有业务关口都已打通,并集合到配电自动化平台。这也预示着今年全市配电自动化改造项目全面启动。
0评论2013-08-16299
“智慧医疗”体系下的天津答卷
作为全国率先采用社保卡自助挂号、便捷结算服务模式的城市,天津智慧医疗开了个好头,这种模式正在全国进行推广。本市“智慧医疗”自2011年实施以来收效良好,其中以“远程挂号、预约就诊”为特点的“医达通”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便利,目前已有30家医院计划将其列入智慧服务范围。
0评论2013-08-15493

- 天津滨海新区智能电表普及率达65%
0评论2013-08-02

- 物联网引领天津市东丽区农业智能化
0评论2013-07-24
智能电网引领智慧生活
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示范工程,对智能电网建设和供电服务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对下一步智能电网的推广和发展寄予厚望。这不仅是天津电力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也是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0评论2013-07-11425
天津市北辰区种菜用上物联网 点鼠标就能浇水施肥
通过电脑实时了解蔬菜大棚中的温度、湿度、虫害情况,点击鼠标就可以为大棚中的蔬菜通风、浇水、施肥。天津市北辰区设施农业物联网系统经过一年的运行,使今年蔬菜产量提高了15%以上。
0评论2013-05-13536
天津农田装“千里眼” 田间管理遥控操作
无论身在何地,只要打开手机、电脑,就可一览苗情墒情,田间管理亦可遥控操作;无论产品身处何方,通过扫描其专属身份编码,便可详知生产、加工、运输的所有环节……记者昨日从滨海新区获悉,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滨海新区农业正步入“智慧农业时代”,加速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0评论2013-05-1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