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网站,免费预约上海各大医院专家门诊,不必通宵排队或到黄牛处买高价号。9月30日,上海申康医院管理中心建立的医联预约服务平台全面开放,全市所有34家市级大医院的专家号尽在一“网”。迄今半个多月,这一公益平台运转如何?
网上平台有些冷清
刘先生打鼾吵得家人无法入眠,听说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张 天宇治疗鼾症很有办法。上周,他特意起个大早前往位于宝庆路的眼耳鼻喉科医院,没想到8时不到,张天宇的号已经挂完。护士告知,可以登录医联网上预约平台进行预约。
刘先生回家,网上注册、登录、选定科室,打开张天宇的界面显示,下一周有好几个时段可预约。轻轻点击,没怎么费事就预约成功,收到了“周二下午来挂号”的短信通知。当天,刘先生出示手机信息直接挂号候诊,费时不超过20分钟。他感慨:“信息时代,看病也越来越方便啦。”
不过,像刘先生这样受益于网上预约的患者还不多,大多数市民对医联预约平台不知晓,或不知道如何用。仁济医院门诊办公室负责人说,10月以来全院100多位专家的门诊号都挂到医联网上,但实际通过平台预约成功的不到10%,“过了预约期限又退回医院”。
瑞金医院统计,从7月起,全院409位专家都把自己的部分门诊号推上了平台,但近三个月来预约成功仅千余人次,平均一个专家不到3个号。“这些机会白白浪费,有点可惜。”
申康医院管理中心统计,随着9月底复旦大学附属的11家医院加入,医联预约平台集中了本市5000名医疗专家,一周可提供2.5万个专家号,然而目前每周预约量仅3300号左右,预约率仅13.2%。
大专家供不应求
另一方面,医联预约平台也有不少“热点”。统计显示,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出的专家号,从7月迄今已经成功预约7000多人次,龙华医院专家也预约成功5000多人次。“这些中医大医院推出的都是名老中医,社会需求量极大,通常预约要等待2个月甚至半年以上,因此一有号挂到网上就立即被‘秒杀’。”
有些市民对此不太理解。赵先生的老父罹患肿瘤,手术后进入化疗阶段,想通过医联平台预约龙华医院某专家。但一个多月来这位专家的号才刷新过两次,每次3个号,等发现时早就被挂掉了。赵先生向投诉电话抱怨“为什么总是挂不到,是不是上网根本就是做做样子”,服务人员表示其实是因为“供需太不平衡了”。
记者以普通市民身份注册登录,随机点击市儿科医院、儿童医院、新华医院儿内科的专家门诊,大牌专家要么已约满,要么号还没有放,能预约到的专家寥寥无几;眼耳鼻喉科、妇产科等专业医院,情况也类似。有的专家虽然一周有三个下午专家门诊皆开放预约,但都挂起了“无号”的红灯。
市六医院门急诊办负责人解释,这些顶尖专家主要在诊间与病人预约,医联平台开通不久,只有少数号放出来也属情理之中。“顶尖专家门诊号从来是‘稀缺中的稀缺’,表现形式只是从挂号窗前的长队,变成了网站上的秒杀而已。”
网站设计应更便捷
专家指出,作为上海医改的一个特色举措,全市性的公益预约平台对缓解看病难、改善就医秩序意义重大。管理部门还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知晓度,让宝贵的专家资源物尽其用,比如统一制作宣传小册子免费发放,拍摄公益广告宣传片等。医院在积极提供号源同时,也当在病人集中的场所竖立醒目标识,指引患者如何用好网上平台。对独居老人或者其他上网有困难的人群,社区家庭医生应发挥好桥梁作用,帮助老人也享受到预约的便捷。
对顶级专家预约难,专家表示,一方面医院当继续挖掘潜力,包括拿出部分特需号上网,尽量增加号源;一方面,患者也大可不必"迷信"大专家。
市九医院副院长田卓平说,医院近一个月来从医联网上预约成功1300余人次,集中在口腔、整形等热门科室热门专家,而其他同样具有相当实力的科室专家却乏人问津。"曾有统计,大专家的门诊病人中有七成以上并不对症,非大专家不看,其实医患双方都浪费了精力。"
医联预约服务平台的设计也有可改进之处。瑞金医院计算机中心副主任何萍说,网页上虽有专家照片和介绍,但过于简单,应该增加互动板块,安排客服人员解答网友的咨询,介绍相关专家,让患者尤其是初诊患者的预约更具针对性。"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功能也应早日开发,预约同时完成挂号付费,病人可以直接去诊室就诊,不必再去窗口排队,进一步体现预约制度的优越性。"
上海:网上电子病历覆盖600家公立医院
今年,上海卫生将迎来互联互通的时代,在沪居民在就医过程中,通过网络不仅可以预约挂号看专家,还能在就医时通过网络让专家调阅个人电子病历,就医后体检报告等也都能通过网络查询到,不仅可以缩短市民就医排队时间,也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拥挤的就医环境。市卫生局于昨日向媒体通报医改工作时透露:今年上半年,“上海健康信息网”将覆盖全市600家公立医院,老百姓可实现网上预约挂号、网上寻医问药、医疗信息互动,医疗机构之间将全面实现网上检索各类检验检查报告、网上调阅病历,减少重复检查、重复用药。
0评论2013-03-27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