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出门,就能用手机查看交通状况;下班路上,就能提前打开家中的空调……近日,《洛阳新区智慧城市概念规划及伊滨新区实施方案设计》(下文简称《方案》)发布,意味着未来两到三年,洛阳新区将步入“智慧”时代。
“小终端”里“大服务”
“智慧线上教育”“智慧交通调度”“智慧家庭”……最终评审出的《方案》,给洛阳新区居民描绘了一幅令人向往的智慧城市图景。
根据《方案》,洛阳新区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整合洛阳城市现有的基础服务信息资源,推动洛阳信息化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实现在政务、商务、交通、教育、医疗、城管和公安等领域的普及应用,建成管理高效、服务便利、产业智能、绿色生态的智慧洛阳。
通俗来说,智慧城市建成后,您只要携带一台无线终端设备,就可随时随地查询水、电、气等日常生活信息;随时进入电子政府网系统,完成网上审批等事项;还可通过智能家庭系统,享受社区医疗、家政护理等服务。
中国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吴红辉认为,智慧城市应有“三大应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应用,如舆情分析;城市经济发展应用,如智慧医疗、智慧农业、智慧旅游;民生服务,方便市民方便获取数据。
洛阳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时间表”如下:一期工程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重点建设伊滨区智慧城市样板,建设内容包括基础设施,民生、社会管理和产业发展领域;二期工程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建设内容重点为完善和提升信息资源中心的建设,全面整合城市区(不含吉利区)信息化资源;三期工程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为应用拓展期,重点完善应用,推进智慧产业发展,将智慧城市建设扩展至县城。
“试验田”里“种智慧”
去年1月底,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洛阳新区成功入选。洛阳新区建设智慧城市的优势在哪儿?
洛阳新区管委会主任王立林认为,在洛阳城市区中,洛北城区发展历史最长,城市成熟化程度高,洛阳新区核心区以生态宜居为建设主题,伊滨区作为新成长起来的区域,基础设施、人口聚集可塑性强,具备“小政府、大服务”的条件,信息化建设从零起步,不存在信息误导,交通方面也不存在障碍。
“在这块‘试验田’里‘种智慧’,成功概率最大”。王立林说。
中兴通讯集团副总裁罗英群说,洛阳新区对智慧城市建设的信心、制度保障让他很喜悦,无论是基础设施等硬环境,还是服务与管理等软环境都具备成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样板的实力,选择洛阳新区作为智慧城市试点是“众望所归”。
“洛阳经验”可推广
作为此次洛阳新区智慧城市评审专家组组长,在给各企业的方案提建议时,中国电子企业协会会长董云庭建议企业,要把智慧城市做实,每一项规划都能在洛阳新区落地。
董云庭把此次方案评审经验归结为4点“洛阳经验”:一是洛阳新区管委会在评审会召开前就制定了相关标准和基本规则,如方案必须解决好资源、环境、政府、民生、发展的问题;二是与众不同地组建起政府、高校、企业、专家和社会的开放式智慧城市联盟,机制灵活,有进有退;三是评审过程并非通过招标确定1家企业,而是经过多轮评审,不断淘汰、补充、优化,让方案变得更完善;四是洛阳新区管委会领导对智慧城市建设非常执着,很用心。
“有这样的规划设计主体、投资主体、建设主体、运营主体、监管主体,洛阳新区建成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智慧城市是完全有希望的。”董云庭说。
洛阳新区智慧城市概念规划评审会举行
昨日,洛阳新区智慧城市概念规划暨伊滨区实施方案设计二次过程评审会举行。评审专家通过对首次入围的8家企业相关方案进行综合评定,最终确定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的方案入围最后阶段评审。
0评论2014-03-033154
洛阳新区“携手”远东国际 将打造五大智慧工程
1月25日上午,中国远东国际贸易总公司、洛阳新区管理委员会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洛阳举行。双方着力打造智慧城市样板伊滨新区、智能交通、中 国电科智慧产业基地项目、智慧文保、信息惠民等五大智慧工程,以洛阳市为中心、覆盖全国的数字化文物宣传、保护和交易平台将有望在洛阳出现。
0评论2014-01-282918
洛阳新区将建成全国最高水平智慧城市样板
还没出门,就能用手机查看交通状况;下班路上,通过手机就能提前打开家中空调;一进商圈,手机就能获得商家打折信息……未来三五年,这种高度智慧化的生活方式,有望在洛阳新区成为现实。
0评论2013-11-192007
洛阳新区智慧城市建设
洛阳新区将重点做好规划编制、建设载体、出台政策、招商引资等工作,以三产融合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为平台,围绕“智慧楼宇”“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领域,启动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工程,力争在年底初具形象。
0评论2013-05-0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