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顶层设计和集成创新推动平安城市建设转型升级

2013-11-26 08:4613480赛迪顾问
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平安中国”建设做出重要指示。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上任之后的首次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中部署了“平安中国”建设,特别提到“按照科技引领、信息支撑的思路,着力实现平安建设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平安中国”概念被迅速点亮,引发了新一轮“平安城市”的建设热潮。

一、由基础设施建设向智慧型平安城市演进,产业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

自2005年起,平安城市建设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展开,东部发达地区开展较早,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起步较晚。目前,东部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已经基本结束大规模集中建设,开始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变,智慧型平安城市成为建设重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以及东部发达地区的二、三线城市的建设开始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11年中国城市人口总数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6.9亿人。中国城镇化率也相应由36.22%上升到51.27%。中国只用62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城镇化率从10%到50%的过程。而同样的转变,在欧洲用了150年,在拉丁美洲则用了210年。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城市规模扩张及人口流动速度加快,城市管理逐渐成为民生的核心问题,对平安城市建设的需求与日俱增。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底,中国平安城市市场规模达1759亿元,同比增长20.8%。整体市场增速将保持高位,预计到2015年底,市场总规模将达3064.8亿元(如下图1所示)。

2647897_副本

图1 中国平安城市市场(广义)规模及预测(2008-2015)

二、平安城市建设的5大核心问题

前几轮的平安城市建设主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几乎从一线到三四线城市都搭建了平安城市系统。据统计,全国平安城市摄像头数量已超过2300万个。但是,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很多现有应用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和拓展,一些技术上的不成熟和应用建设中的不足,导致目前平安城市建设出现5大核心问题,即“图像不清晰”、“网络不通畅”、“存储不完善”、“信息不共享”和“分析不智能”。

第一,图像不清晰。视频监控系统是平安城市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平安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公安部门对于高质量图像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标准越来越高,以便实现更精准地车牌识别、人脸特征、衣着特征等,有效支撑社会治安维护和刑侦办案。然而,目前城市中使用的大部分监控系统,由于之前建设时技术不够成熟或者成本控制等多种原因,摄像头分辨率、帧率低,拍摄图像模糊,往往在突发事件的研判中漏掉关键信息,造成难以识别,无法发挥作用。

第二,网络不通畅。平安城市建设不仅要做到部分城市和区域的防控,更需要扩展到每个省、市、县乃至乡镇。目前,有线传输是传统平安城市监控点部署的主要手段,老城区、偏远地区、环境恶劣地区、供电困难、监控点复杂等区域,难以使用传统的有线方式建设,取得有效监控,同时,一线干警的处置信息也无法实时传回调度中心。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治安图像的有效覆盖。

第三,存储不完善。随着智慧型平安城市建设的深入发展,视频监控系统前端采集的数据量巨大,这就要求存储设备容量大、业务扩展快、数据安全性强。同时,存储数据还是公安部门及相关部门对图像进行分析的数据源,需要能够同时支持高级别的安全性、丰富的权限管理功能、数据的高共享性、数据读取和写入的高性能。然而,传统的磁盘阵列存储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容量大、业务拓展快、数据安全性强的要求,对于海量数据无法精准定位和提取。

第四,信息不共享。伴随着城市扩张和人口流动日益频繁,跨区域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出现了许多跨地区、跨部门协同响应的需求,这就需要视频监控系统的资源共享,视频统一管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大量的信息难以实现共享,控制信令、流媒体的标准化程度不高,产生了众多信息孤岛,缺乏与应急联动、侦查破案、情报研判等公安业务的深度融合。

第五,分析不智能。目前,中国平安城市建设中在效果和实现方面遇到的最大技术瓶颈是视频分析。例如,在公安刑侦破案中,由于当前的视频分析技术尚不成熟,面对大量视频资料,需要提取有效信息时,则需要动用大量人力,通过人工辅助实现分析和研判,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其中,人脸识别技术难度较大,由于正面、侧面的不同角度看到的人的图像各不相同,难以进行识别分析。平安城市建设在这方面的需求是切实的、急迫的。

三、“云物移大智”带动平安城市建设四大趋势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智慧城市等新技术和新应用的日新月异,这为中国平安城市建设带来了新视野、新方案和新期冀。未来,在“云物移大智”兴起和逐步落地的背景下,平安城市建设发展将呈现4大趋势:

第一,全面感知,从传统声像到多种接入源。未来,视频监控系统的前端数据采集将从传统的图像信息、声音信息采集拓展到更加广阔的感知源,包括温度、湿度、粉尘传感器,警用移动终端,智能手机、甚至车联网中的车载系统等。包括行为模式识别、生物识别、目标检测与分析、自动跟踪识别、运动理解等技术将成为重点应用领域。

第二,高效传输,智慧管理,从有线接入到大联网。在传输方面,未来,将更多地利用LTE广域覆盖、LAN新旧系统融合度高、Wifi成本低、微波大带宽、多频谱,远距离回传的优势,依据不同的区域特征,布设相应的传输方案。在后台处理方面,存储会逐渐向IPSAN、NVR、VCN、云存储发展,让大数据传输、控制、迁移时代提前到来。

第三,智能分析,从事后追溯到事前预防。随着大数据分析技术发展的日趋完善,未来,海量视频的智能分析、信息检索、特征识别、图像增强、报警与监控将成为可能,提高破案效率,并通过重点人群监控,根据活动轨迹,进行犯罪预判。智慧交通将实现突破性进展,通过海量交通信息比对、分析和预测,实现车辆布控、拥堵状态服务、出行最优路径规划、交通管理服务。

第四,协同管理,从单一行业到智慧城市。未来,在警务内部,平安城市系统将同金盾等公安业务系统实现融合,包括大情报系统、治安防控、案件侦查、情报研判、维稳处突、反恐防暴、规范执法、社会服务等。同时,平安城市还将实现更大范围的协同,逐步与其他社会管理系统相融合,包括城管、公共交通、应急响应、环保等,实现综合调度和统一通信,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前瞻规划、创新引领、综合集成,推动平安城市建设转型升级

针对中国平安城市发展现状及症结所在,结合未来产业、技术发展大势,赛迪顾问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研究中心认为,应加强统筹规划和创新集成,推动中国新型平安城市的建设。

(一)政府部门应加强统筹规划,提升服务意识

第一,加强统筹规划,重视顶层设计。应该以解决根本性、制度性、深层次的问题为突破口,统揽全局,整体推进,按照科技引领、信息支撑的思路,着力实现平安建设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使平安城市建设有规划、有目标、有路径、有举措、有保障,深入推进这项战略性工程。

第二,提升服务意识,重视运维管理。应该以服务社会为终极目标,加强项目建设完毕后运营维护的管理,杜绝面子工程,防止建而不用,使平安城市建设真正落在实处,扎扎实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的安定有序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企业应遵循创新化导向,进行区域化扎根和集成化转型

第一,创新化导向。应紧跟时代潮流,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结合自身优势,进行产品、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着力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

第二,区域化扎根。应增强与区域集成商的合作,提供符合本地化特色的服务方式。并前瞻布局三四级城市和农村市场。实力允许的前提下,也可以考虑以投资换市场的拓展模式。

第三,集成化转型。应立足自身优势,由单一的产品提供商向大型综合系统集成商转型,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拓展多渠道的融资模式,增强BT(Build-Transfer)模式建设中的硬实力,加强对产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力。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南通智慧交通顶层设计通过评审
近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刘广忠带队调研南通“智慧交通”建设,省交通运输厅评审通过了南通智慧交通总体规划顶层设计。该方案由中国电信南通分公司等单位的行业专家参与设计。

0评论2014-12-091911

推“智慧快递”须有顶层设计
随着人工投递成本不断增加,现行方式难以满足居民和电商快递需求。专家认为,发展以快递箱和快递站为代表的智慧快递,不仅可以解决快递业“最后一公里”问题,更将引发电子商务和快递业新变革。

0评论2014-11-111132

智慧城市初现端倪 做好顶层设计为关键
世界银行测算,一个百万以上人口的智慧城市建设,当其超过实际应用程度的75%时,该城市的GDP在投入不变的条件下将能增加2.5倍。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可促进经济增长翻两番,完全有可能实现“四倍跃进”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可见,智慧城市将是支持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一些城市盲目追求智慧城市建设,而暴露出许多问题,如何解决的关键在于做好顶层设计。

0评论2014-11-102207

王秀军:加快信息化发展的顶层设计
在日前举行的2014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王秀军提出,要准确把握信息化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加快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顶层设计。

0评论2014-09-221234

董云庭:智慧城市建设需做好顶层设计
近年来,中国许多地方都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但却普遍存在盲目跟风、目标不明等问题。中国电子企业协会会长董云庭在日前于宁波召开的“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上提出,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做好顶层设计、明确“要干什么”,如不面向应用是“白建设”、不应用智慧技术是“瞎建设”,而若不能有助于提升国家治理水平,那就是“乱建设”。

0评论2014-09-151225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症结多 技术与城市脱节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交通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的通知》(中发[2014]4号)和《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2号)有关要求,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其中,尤其提出要科学制定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

0评论2014-09-031421

巴西电子政务发展模式探究
2013年,笔者随巴西电子政务考察团重点考察了巴西政府公共网络建设管理与技术应用情况,深入了解巴西各级政府在公共网络、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中的主要职责和运营模式,以及巴西联邦和州政府公用网络建设管理和电子政务应用的主要做法,并就政府公共网络建设、信息安全等相关问题和巴西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考察发现,巴西政府的电子政务发展是紧紧围绕其国情制度展开的,具有典型发展特色,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建设成效,对于进入深层次推进电子政务发展阶段的中国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0评论2014-08-291745

杨凌召开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规划汇报会
8月5日,杨凌召开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规划汇报会。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郭社荣,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魏建锋出席会议并讲话。管委会副主任张洪涛主持会议。

0评论2014-08-072154

中兴孙鹏: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之道
在中兴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理念中,技术保障规划并不是最重要的,哪怕这本是中兴最擅长的领域。

0评论2014-07-231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