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库项目的完成,实现了科学标准、科学技术和创新成果相结合,发挥了科技创新对环境保护的支撑作用。“中新天津生态城污水库环境治理与生态重建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作为天津市与科学技术部2009年部市合作项目,于2012年正式通过科学技术部专家验收。
(二)坚持保护自然湿地,着力建设人工湿地
湿地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蓄水系水量、涵养水源、净化水体的功能,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城所在区域是内陆生态湿地系统向滨海滩涂湿地转换的重要节点,也是天津北部蓟县自然保护区、中部大黄堡—七里海湿地连绵区连接渤海湾的唯一通道,生态功能尤为重要。
按照自然湿地净损失为零的要求,生态城从保护自然湿地和建设人工湿地两方面入手,充分发挥湿地“生态之肾”的作用。结合自然条件,在明确禁建区、限建区、已建区和可建区各区域开发规范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开发强度。同时,与景观建设相结合,在保留、恢复、修复原始湿地的基础上,建设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人工湿地。
遵循自然、生态和开放的原则,生态城充分利用地势精心设计绿化,广泛选育本地植物,以水、植物以及小品构筑物为主,结合水生态修复工程,建成了故道河示范段和惠风溪生态廊道两处滨水绿化景观。同时,借鉴国内外生态城市道路绿化经验,拓宽绿化带,合理配置乔灌木比例,形成复层植物群落,不仅实现了绿化率50%的指标,更形成了“一步一景、一路一景、一片一景”的点线面结合的整体景观效果。
创新机制,构建多方生态环境协同管理格局
生态城市的开发和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环境管理。而在传统的开发模式中,环境管理政策、污染减缓措施往往缺乏前瞻性和实效性,环境管理被动、滞后。为了严格把控生态环境的门槛,发挥环境管理的实质性作用,生态城针对城市开发建设,采取跨部门、跨领域齐抓共管、责任共担的模式,形成了多部门生态环境协同管理的格局。
在产业的准入环节,生态城建立了内部信息联络单制度,将环保意见前置在产业准入之前,强化了环境保护“一票否决”的实施力度。在项目的立项环节,为了避免环评的同质化问题,生态城从规划定位的实际出发,在保证生态功能不破坏的基础上,依照环境影响特征、业态的差异,制定了分区、分类、分级的差别化环境影响评价。在项目建设阶段,生态城建立了环保与建设部门的联合审查制度,对一定规模的建设项目进行修建性详规会审,要求建设单位在设计阶段植入环保专篇,详细阐述项目在污水处理、雨水排放、再生水利用、废物处置、噪声等方面的设计理念及保障人居生活环境的措施。在验收阶段,生态城通过联合验收制度,使环保验收成为了竣工验收备案的前置条件。
此外,生态城还开展了环境信息化建设工作,搭建了一个环境中心数据库,集合综合业务、公众服务和移动应用三大办公平台,配套编制了环境数据库、公共代码和系统集成3个规范。系统囊括了地表水、空气、噪声、固体废物等11项环境指标的分析功能,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环保验收、环境监管、环境监测等业务,并与生态城公共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建立了信息交互和动态更新机制,实时推送动态环境信息,并获取规划、建设、经济、能源等方面的第一手数据,为建立可视化指标统计分析、环境管理建立基础保障。
生态城的环境管理是从时效性与可控性出发,在开发建设的全生命周期提出了环境管理的切实要求,合理配置了环境资源,创新了城市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的模式。
天津生态城5年来成就显著,特别是在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领域的积极探索,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天津生态城特色的环境建设模式。然而5年,对于生态城而言,仅仅是一个短暂的开始,生态城的生态之路才刚刚开了个头。
生态城的产业定位是与城市高度和谐、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文化创意、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健康服务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因此,生态城区域内没有重污染企业。但是,作为天津市滨海新区的重要部分,总体环境受到周边区域影响的问题不容忽视。
生态城内的营城水处理中心,目前处理能力达到10万吨,主要接纳周边区域和区内的污水,经过深度处理后达标排放,用于静湖、蓟运河等景观补水,周边区域来水水质对再生水利用具有直接影响。另外,在实施生态修复、构建水循环系统的过程中如何解决好水清、水动和水源等是生态城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空气质量方面,为深入贯彻《中共天津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津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美丽天津的决定》,按照天津市和滨海新区政府统一部署要求,生态城正在实施“美丽滨海一号工程”,推动落实扬尘污染治理、机动车污染治理、燃煤污染控制、绿色发展、严格环境准入、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重点任务,重点解决PM2.5等污染问题,实现空气质量持续好转。
生态城经过5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生态城”和“怎样建设生态城”两个问题。下一步,生态城更需要的是沿着自己的建设与管理模式,克服发展的短板,真正实现兼顾先进性与高端化,能复制与可推广。
天津生态城的发展需要时间。美国的硅谷经过了30年才成为电子信息工业的摇篮,当年的亚洲四小龙更是经历了近40年才迎来了今天的成就。我们不能要求生态城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成为中国的硅谷,成为中国发展转型的标杆,因为它只经历了这短暂的5年,它所需要的是时间和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但可以肯定的是,生态城一定会沿着这一条颇具特色的生态城市发展道路,实现最初的发展愿景,完成中新两国赋予的历史使命。
中新生态城智能电网创新发展进行时
2011年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投运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和社会影响力,天津电网的能源结构、供用电质量、客户体验等不断优化提升。今年8月7日,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区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在天津召开。示范区已步入实施准备阶段,生态城的智能电网建设将开启崭新的一页。
0评论2014-08-211938
中新生态城智能电网满3年 “智能家居”受欢迎
17日上午,家住市区的霍先生专程来到中新生态城智能电网营业厅参观,像他这样专程来此感受“智能生活”的居民已有一万多名。目前,生态城智能电网运行3年,服务辖区近15000余名居民,智能服务迈入世界先进行列,其倡导的智能用电、低碳生活等理念,得到越来越多市民认可。
0评论2014-08-181945
- 中新生态城智能电网“故障自愈功能”测试成功
0评论2014-06-24
生态城打造绿色活力新城 智慧城市便利居民生活
自2008年启动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按照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确定的“成为其他城市可持续发展样板”的历史使命,围绕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区、生态文化、生态技术等重点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今,生态城早已不是那片盐碱荒滩,而是有着宜居环境、优质医疗教育配套、千余家注册企业的“生态之城”、“活力之城”。今后,生态城还将有哪些新思路、新项目、新举措,记者对话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主任徐大彤。
0评论2014-06-132173
市民参观中新生态城智能电网
拿着平板电脑操作家中电气设备,用手机远程“预约”热水器提前做好洗澡水,家中的太阳能电板发电自己用不完,还可卖回给电网……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昨日带领数十位市民参观位于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智能电网示范工程。
0评论2013-11-202831
生态城牵手武清区 建设生态示范园区
武清区政府与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日前签约,合建武清生态示范园区,标志着武清商务区生态示范园区建设工作启动,推动生态城模式在美丽天津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0评论2013-11-153019
加快中新生态城建设 深化津新务实合作
市长黄兴国率天津市代表团于21日至24日在新加坡进行访问,出席中新天津生态城联合协调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和新津经贸理事会第六次会议,会晤新加坡政界、商界人士,考察民生和生态建设项目,进一步深化津新双方务实合作,推动中新天津生态城加快建设。
0评论2013-10-31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