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开展战略咨询服务
充分发挥中科院学部、科研院所及教育机构院士专家智力优势,围绕西部地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等建设中的重大科技问题,扎实做好“院士专家西部行”、“专家工作站”等战略咨询和科技服务活动。围绕区域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生态保护等重大课题及相关专项规划,根据地方实际需求,开展专题研究和咨询论证,为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四、重点专项
(一)生态建设环境保护重大技术集成与示范
1.西北荒漠化防治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
重点围绕内陆河流域荒漠化综合防治、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水资源与土地管理、大型工矿区环境保护、草原生态保护等,开展区域生态建设规划与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动态综合评价,开展关键技术集成创新,构建应用推广模式,开展典型示范,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提供系统工程技术解决方案。
2.西南生物多样性及喀斯特脆弱生态系统保育
针对西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现实问题,重点突破表层水资源优化配置、土壤流失阻控、实用生态型水窖设计等技术难题。积极构建西南特色植物园体系和高原国家公园体系,开展干热河谷地区生态修复、干旱灾害防控研究,探索生物多样性持续利用新模式,促进区域生态、生产、生活三位一体可持续和谐发展。
3.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监测与评估体系
围绕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辨识、区域生态安全调控机制等问题,加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体系研究,开展高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及其功能提升的技术集成示范,构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监测与评估体系和管理模式。
4.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建设
围绕三峡库区在生态环境诊断、污染治理、灾害防治、综合管理等需求,建立三峡及上游流域生态水文模型系统,构建三峡库区综合监测体系与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技术试验示范区。
(二)煤炭高值清洁转化利用
1.煤制烯烃
通过专用催化剂制备及流化床反应器优化等关键技术集成和工程化试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制烯烃生产工艺和装置,开展工业化示范,适时推广应用。
2.煤制乙二醇
重点研发解决部分替代石油产品的新一代特种催化剂、核心生产装备等工程化关键技术与工艺,开展煤制乙二醇成套技术工业化示范,适时推广应用。
3.煤制油
重点研发新型铁基催化剂、浆态床反应器、煤加氢热解等关键工程化技术和工艺,开展铁基浆态床百万吨级煤制油工业化示范,以及钴基固定床10万吨级煤制油规模产业化示范。
(三)特色能源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1.矿产资源勘探新技术
大力推进成矿理论、找矿方法和勘查开发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做好新增矿产资源勘查勘探工作,有效增加可供开发的矿产资源储备,加快战略性资源接续基地建设。
2.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
围绕有色金属高效清洁转化科技需求,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实现钒钛磁铁矿中铁、钒、钛、铬等有价元素高效利用,强化铝土矿和赤泥、钽铌铍钛等稀有金属、钾尾渣等综合利用,以及氧化镍矿多元素综合提取。推进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
3.盐湖资源综合利用
加强盐湖水循环、固体矿与液体矿转化规律研究,突破钾、镁、锂、硼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提供卤水矿床优化开采系统解决方案,开展钾、镁、锂、硼等化工产品高值清洁利用工程化验证与产业化示范。
4.稀土资源高值转化
针对西部地区稀土资源冶炼中尾渣污染及部分稀贵有价元素难以回收利用等问题,研发尾渣中稀贵元素分离、提取、制备新技术与新工艺,提高稀土矿产综合利用效率。推动在内蒙古设立稀土研究院等科研机构。
5.新能源开发利用
重点开展风电装备整机及零部件制造,加快光伏储能材料及光伏配套装置和产品、非晶硅太阳能发电技术及工艺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
(四)先进制造技术集成应用
1.高端智能装备
重点面向能源装备、石油化工、工程机械等产业中的大型水电、大型锅炉、空气储能、数控机床、仪器仪表、光电加工等关键装备,突破蒸发冷却、超临界循环流化床、信息感知传输与建模仿真、激光加工等关键技术,加强系统集成,提升装备制造业生产水平和效率。
2.工业智能控制与机器人
面向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等自动化生产企业和大型铸件制造企业信息化改造需要,重点突破工业生产总线、多传感器融合与网络化控制、伺服驱动、机器视觉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系统集成和工业化应用,促进工业生产的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提升企业精益和柔性制造能力。
3.关键基础材料与器件
重点面向关键部件制造、节能环保、新型发光显示、光伏储能、电力传输等产业对材料的需求,以轻量化、绿色化、高性能为目标,突破特种合金、特种工程塑料、纳米隔热材料、晶体材料、石墨烯、高性能陶瓷、稀土新材料等制备和生产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
4.智能工业设计
重点做好三维数字设计、仿真分析、虚拟现实、数据安全、快速成形、远程教育、科研协同等模块开发工作,搭建集科研、教学与产品试制功能于一体、实时交互的虚拟现实设计制造平台,培训培养产业技术骨干人才,为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支撑服务。
(五)特色生物资源综合高效利用
1.西北特色生物资源综合利用
开展引种繁育和活性成分提取制备先进工艺等技术集成,搭建技术孵化平台,建设道地中药材和油料作物等特色生物资源规模化种植、民族医药生产示范和特色生物资源产业化及精深加工基地。
2.西南特色生物资源深度发掘与可持续利用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加工手段,开展名特优动植物新品种挖掘与繁育、天然有效成分的提取制备生产等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建立生物质能源与高档油料植物、名贵花卉、道地中药材等规范种植和精深加工工程化示范基地。建设云南生物产业创新集聚区。
发改委关于印发中国-新加坡天津生态城 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我委、天津市人民政府上报国务院的《中国-新加坡天津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经国务院批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中国-新加坡天津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的复函》(国办函〔2014〕81号)精神,现将《实施方案》印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0评论2014-11-271778
廊坊市政府与国家发改委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9月2日上午,廊坊市人民政府与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协议议定,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坚持以国家政策和市场为导向,创新合作方式,在产业协作、城市运营和高端项目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在政策、规划、人才培养等方面同步对接,全盘规划,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项目配置。
0评论2014-09-051857
发改委:抓紧在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出台一批重大产业政策
发改委7日发文称,今年上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战略,以加快经济结构战略转型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促发展,切实推动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0评论2014-08-082237

- 发改委组织召开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启动推进会
0评论2014-08-07
沛县发改委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产业支撑
“我们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方向,以节能环保低碳为主题,明确工作要求,抓好推进落实,确保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产业支撑。”沛县发改委主任王德信说。
0评论2014-06-271488
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2014年云计算工程
为贯彻落实《“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提升我国云计算创新发展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决定联合组织实施2014年云计算工程。
0评论2014-06-052547
发改委:将从5方面推进新型城镇化
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将推进包括人口、土地、资金、住房、生态保护等5个方面的改革。”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19日表示,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城镇化,积累的矛盾问题日益凸显,走中国新型城镇化之路,涉及多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
0评论2014-04-212446
河北省发改委:河北将推动与京津全方位合作
记者从河北省发改委获悉,今年,河北省将大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基础设施、产业、规划、人才、信息、科技、金融、生态、旅游等领域全方位合作。
0评论2014-03-312555
两部门联合开展创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城市群)工作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3]31号),加快提升城市宽带发展水平,推动我国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和信息消费,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决定联合开展创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城市群)工作。现将《创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城市群)工作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按要求和程序组织做好本地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城市群)创建工作。
0评论2014-01-20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