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数字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地球、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佼佼者,已经服务于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并已渗透到各个领域的各个环节中。信息化扑面而来,它使经济与社会发展由物质与能源为重心向以信息为重心转变,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人的智能和其他各种资源的潜力,使个人行为、组织决策和社会运行不断趋于合理化。积极推进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我国已是大势所趋,我们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作用。
用信息化推进农产品生产的现代化
种植业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决策系统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结合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土壤测试结果、化肥农药使用情况以及产量等数据,绘制电子地图,抽取相关信息提供给施肥、灌溉等专家支持系统,可实现田间施肥、灌溉、喷药的自动化、智能化。此外,在设施农业生产中,通过建设智能监控系统、温室环境控制系统、灌溉与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手机智能终端和智能气象站,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科学化管理。
养殖业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应用集传感器、智能监测与控制、移动通信等于一体的设施化养殖系统,可实现畜禽育种及养殖、肉蛋奶生产、饲料生产、养殖场管理、畜禽舍环境控制、疫情监测及防治等方面或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利用水环境参数监测传感器、智能化的渔业生产专家系统,可实现水产养殖水环境理化参数监控、自动投饵、饲料配制等一体化的健康养殖模式。
农产品收获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利用装有卫星定位系统(GPS)的联合收割机可以实现自动测量产量,可以提前预置加油站及维修网点分布情况,使农机手能轻松查找所需要的信息。自动采棉系统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能够准确掌握每一台采棉机的运行路径、精准计算每台机器的油耗。机器人能代替人从事一些繁重的农事操作,如苹果收获、黄瓜采摘、挤奶等。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系统,可为农机跨区作业服务提供供需信息交流和配对平台,能够有效促进农作物机械化收获作业市场的有序平衡。
用信息化推进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的现代化
农产品的加工。机器视觉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先进传感技术、数字技术等集成应用,能够迅速提升农产品加工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及生产效率。双汇、蒙牛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十分重视用信息化改造传统加工方式,有些企业信息化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全国初步建立了农产品加工国际标准跟踪平台,基本形成了多层次的农产品加工信息网络,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数据库,全国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对接平台,以及农产品加工市场信息预警服务体系。新上项目,要注意借鉴先进经验、采用成熟技术。
农产品价格发布和供求对接。通过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采集系统、电子化交易平台、自动化产品交易动态监控系统、智能化产品质量监控系统等,借助网络平台搭建农产品价格查询系统,可实现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进行价格信息的发布、汇集、展示、查询。通过搭建农产品供求信息网络平台、网络促销平台,农户通过电脑、手机等网络终端设备发布或查询农产品供需信息。依托网络平台,采用文字、图片、视频多角度展示有机、绿色和地理标志产品,促进特色农产品的推介营销。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鲜活农产品网上批发和网上零售,以及农业合作社与城市超市对接、农业合作社与城市消费合作社对接和订单农业,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农业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融合。
用信息化推进农产品消费和休闲农业的现代化
农产品消费。通过建立从产地到市场的全程质量控制系统和追溯制度,以产品条码为信息传递工具,对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检测、包装盒标识等关键环节进行电子监管和可追溯,实现对农产品从原料供应、加工、包装、销售等整个流通过程的全程追溯管理。
物联网的有些功用,可让人们直接观察到一些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及生产过程,可以帮助提高消费兴趣与信心。
今后,优质、安全农产品的生产,品牌农业的发展,其宣传、推介、销售以及满足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信息技术都将大有用武之地,信息化都将大显身手。
休闲农业。这是我国休闲消费新业态,是充分发挥农业功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好路子。截至2012年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达180万家,其中农家乐超过150万家,年接待游客接近8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目前已经有了不少信息服务平台,比较突出的是由农业部乡镇企业局支持和指导的“魅力城乡”休闲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其功能:一是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搜索检索功能,快捷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二是利用电子地图,可形象直观地获取相关位置服务及关联信息服务;三是观看全景漫游,给消费者身临其境的感觉;四是利用手机,通过短信、彩信、移动互联网、手机客户端软件随时随地享受贴心服务;五是提供电子商务服务,通过网站、400呼叫中心进行预订及交易;六是通过互动社区,消费者可以建立个人空间、发布游记、发起活动、寻找志同道合的驴友。
用信息化推进农业管理的现代化
农业资源监测与规划。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获取土壤、墒情、水文、土地利用现状等农业资源信息,在此基础上对土地适宜用途进行评价,并进行农业生产功能划分。
农业电子政务。农业部已上线运行农业信息采集、农产品监测预警、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等30多个业务系统,相继开发与应用草原监理、渔政指挥、动物疫病防控、病虫害监测及植物检验检疫、视频会议、农机购置补贴、财务监管等管理信息系统;北京、浙江等省(区、市)已建立了有关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加载了农业及其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不少基本信息;农业部和一些省(区、市)农业系统正在建立农民承包地确权、登记、发证情况的数据库,以及建设“三资”管理信息平台和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将大大有利于决策与管理。部分省(区、市)把电子政务延伸到了农村基层,有利于政务公开、管理透明,有利于政策落实和群众监督。
农业生产安全管理。利用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建立了农机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可及时采集农机购买、使用、出租、转让、维护、年检、报废等信息,实现农业机械安全检验、登记、驾驶操作人员考试、发牌发证、安全检查、事故处理等监督管理信息化。渔业方面,已在捕捞船上配备信息接收终端、卫星船位监测终端和AIS避碰设备,初步建成了卫星船位监测系统、渔业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提升了捕捞船信息化装备水平和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农业应急指挥。全国已经初步建立农业应急指挥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实现及时掌握农业重大自然灾害、草原火灾、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渔业船舶水上安全、农业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等农业突发事件信息,农业部门已经拥有了比较好的应对突发事件的监控、决策及应急处理的能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与管理。已经初步建设了有关信息服务平台,可为合作社提供政策、市场、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实现生产在社、营销在网、业务交流、资源共享。已经初步建设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统计信息管理、成员管理、社务管理、财务管理、市场管理等系统,可提高合作社日常管理效能,规范合作社内部管理。
用信息化推进农业服务的现代化
气象信息服务。近年来,中国气象局根据我国农作物区域性种植特点推出了很多针对性较强的气象信息服务产品,如全国“三夏”期间天气形势预测预报,全国小麦收获期间天气形势预测预报,全国早稻(或晚稻)收获期间天气形势预测预报,其中有旬报、月报、季度报、年报等。目前,气象信息服务从解决即时、实时为主已经转变到既解决即时、实时气象信息服务,也注重针对不同农作物不同时期提供气象信息服务,以及提供短、中、长期气象信息服务。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气象规律被揭示,我们防灾减灾和利用自然力的能力越来越强,应该很好地利用气象信息服务,变靠天吃饭为顺天或用天吃饭。
运用信息化理念全力打造以齐齐哈尔市为中心的物联网平台
为快速推进齐齐哈尔市IT产业园区建设,尽快搭建起以我市为中心的农业物联网平台,1月7日和11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韩冬炎在北京先后走访了国内IT领域具有很强影响力的企业,就IT产业发展、农业物联网建设等进行定向招商。韩冬炎指出,要把我市拥有的现实优势、潜在优势、后发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各级干部要树立信息化的理念,尤其在绿色食品产业蓬勃发展、IT产业空间无限的今天,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云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全面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和IT产业发展,全力打造以齐市为中心的农业物联网平台,真正使我市成为全国优质农
0评论2015-01-134436
西奥科技为台州公路局量身定制“云智能信息化管理”
日前,西奥科技为浙江台州公路局量身定制打造的“云智能信息化管理平台”正式启用。彻底颠覆了该公路局的传统管理模式进入到“智慧化管理”模式,是该局一卡通管理信息的新开端,管理向现代化、信息化、自动化和快捷化迈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该局紧跟建设智慧城市的步伐,融入市政公共管理和建设智慧型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评论2015-01-091145
嘉兴:探索大数据时代卫生信息化之路
“自助服务、掌上医院、手机支付宝结算、嘉兴卫生专网……近年来,我市卫生部门在患者、医疗机构和区域医疗体系等三个层面上不断推动信息化建设进程,坚持以互联网思维创新推动医疗改革,在缓解医患矛盾、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促进资源整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市卫生局副局长沈勤表示。
0评论2015-01-0818272
上海农村信息化建设谱写新篇章
上海农村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农民一点通”信息终端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咨询、病虫害预警、农产品价格和供求信息查询、村务公开、便民生活等服务;农民在村卫生室看病就医的同时就能享受医疗费用的实时结算服务,不用先垫资事后再去报销;智慧村庄试点工作启动,借助信息化手段支撑村庄公共服务和村庄治理迈上新台阶。
0评论2015-01-052115
以信息化建设惠民 让数据为居民跑腿
长期以来,“证件满天飞、办证跑断腿、证明材料一箩筐”的“办证难”备受群众诟病。而如今,在龙华新区,办证难即将成为过去时。记者从龙华新区经济服务局获悉,今年以来,该局大力推进“以信息化手段提升政府服务效能”的改革项目落地,以信息化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实现信息惠民,其中“一证走龙华”,将实现居民证照信息一次入库、部门通用,从而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彻底消弭群众办证反复奔波重复提交证件的烦恼。
0评论2015-01-051058
宁波智慧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临近岁末,宁波智慧城市建设频频发力。继上月出台全国第一个副省级城市“促进信息消费实施意见”,日前,宁波宣布“政务云中心数据架构项目”完成招标,正式启动项目建设,这标志着宁波智慧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0评论2014-12-292072

-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在京召开
0评论2014-12-23
铜陵智慧城市暨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大会召开
12月17日上午,全市智慧城市暨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大会在市行政会议中心召开,总结近年来智慧城市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安排部署今后一个阶段智慧城市和信息化建设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市委书记宋国权,市委副书记、市长倪玉平出席会议并分别讲话。市领导陈良平、古亚伟、江娅、黄然、李敬明、王炜、邹河、钱岩松、盛九江、王元、信思金等参加会议。江娅主持会议。
0评论2014-12-18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