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公交优先如何才能实现真正优先

2013-03-25 11:191872021its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汽车饱和度的增加,城市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交通压力,各级部门已经开始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这种交通状况。目前,许多城市都开始实施公交优先政策,设置公交专用道,建立快速公交系统,提高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从而减少私家车的出行数量,竟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压力。对于建设公交专用道,许多城市都设置固定的公交专用道,在该车道上只许公交车行驶。但是,国外一些国家开始逐渐使用临时公交车道,该车道允许在没有公交车行驶的情况下其它车辆临时性使用。本论文将主要讨论公交优先的种类和临时公交车道是否更有利于提高道路使用效率,更好的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减缓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公交优先通常可分为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先:
  
(1)时间优先是对公交的信号优先。在信号优先下,公交可以通过信号的迟起、早断获得路权,从而直接通过交叉口。然而对于高峰小时的大量交通流而言,在减少公共交通延误的同时必将大幅度增加社会车辆的延误,由于社会车辆与公交车辆相互作用,导致信号优先的效果很难发挥。
  
(2)空间优先一般通过公交专用道实现。国内的公交专用道都是在固定时段内仅供公共汽车使用,而社会车辆在该时段内禁止使用。公交专用道增加了公交的通行能力并提高其服务水平,但是减少了一条正常使用的车道,从而降低了道路的总通行能力。因此公交专用道的设置需要受到道路条件以及交通条件的约束。
  
Baichuan Lu 等人最早提出了临时性公交专用道的概念,并分析了临时性公交专用道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临时性公交专用道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较小,从而具有更广的适应性。针对在城市设置普通公交专用道条件苛刻的问题,可以将传统的公交专用道改为临时性公交专用道,允许社会车辆在公共汽车不使用的时段使用,对于社会车辆通行能力的影响较小,从而增加设置公交专用道的可行性。
  
交通效益评价是公交专用道规划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本文将对临时性公交专用道的设置进行介绍,并对设置临时性公交专用道后,路段交通运行状况改善所产生的效益进行分析,从交通效益的角度对临时性公交专用道的适用性进行分析。
  
临时性公交专用道的设置
  
临时性公交专用道是指城市道路路段上通过特定的交通标志、标线将其中一条或多条车道分隔出来供公共汽车使用,而社会车辆在公共汽车不需使用的时间使用。因此临时性公交优先系统除了需要设置公交优先的标志标线外,还需要配合车辆识别系统和可变信息标志系统。
  
临时性公交优先道的车道线与公交专用道类似,采用黄虚线,路段上标志“临时性公交专用道”。由于本文研究中未考虑公交在交叉口的信号优先,因此公交的优先是路段上的优先,以两个交叉口之间的路段为研究单位。公交车辆识别系统设置于每个交叉口的出口处。
 
对于公交车的识别系统可采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公交车辆上安装有源RFID标签,在交叉口出口处安装RFID阅读器,从而快速、准确地识别公交车辆。同时配合使用可变信息标志,当此段道路有公交车辆,它将提示社会车辆的驾驶员此车道关闭。对于已在此车道上行驶的车辆,不要求其驶离专用道。由于临时性公交优先道的特殊性,路段还可设置纵向的感应黄闪灯,当车道对社会车辆关闭时,黄闪灯亮,当限制解除时,黄闪灯关闭。临时性公交专用道的设置如下图所示。

临时性公交专用道是公交专用道的新设置方式,在国内还未被使用过。本文从出行者路段平均行程时间的角度考虑,计算临时性公交专用道设置前后所有出行者的路段平均行程时间,对比其变化,得到设置专用道后的经济效益,为临时性公交专用道在国内设置的可行性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临时性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条件
  
公交专用道的设置受到道路条件、交通条件以及公交车流量等条件的限制,因此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临时性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条件。
  
(1)道路条件
 
公交专用道的设置受道路条件的影响较大,当道路单向机动车车道数较少时,如果再设置公交专用道,则非公交车辆就无法超车,不利于非公交车的运行。因此要设置公交专用道,一般需要道路单向机动车车道数达到三条或三条以上,且机动车流量低于该道路的通行能力。但若公交车的发车频率较低,对社会车辆的影响较小,为保证公交优先,单向两车道时也可设置临时性公交专用道。
  
(2)交通条件
  
若公交车流量较低,对于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较小,临时性公交专用道可适用于饱和度较高的路段。若公交车流量较高,占用专用道的时间较长,而路段饱和度又高时,则可能会导致其余车道的交通过度拥挤甚至瘫痪。因此,当公交车发车频率较高,路段饱和度低于0.8 时,才可设置临时性公交专用道。
  
(3)路段公交车流量
  
设置普通公交专用道需断面单向平均公交车流量大于50veh/h,或高峰小时断面单向公交车流量大于150veh/h,否则会造成道路资源的浪费。对于临时性公交专用道则无流量限制,当道路断面的公交流量较低时,断面无公交车通过,车道与普通车道无异;反之,车道成为公交专用道,给予公交车优先通行权。当然,若公交车流量较高时,临时性公交专用道与普通的公交专用道相近。
  
结语:

临时性公交专用道的设置会大幅度改变车辆的运行状况和道路的资源利用情况,若能合理的设置临时性公交专用道,将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还没有开始使用临时公交车道。从国外这几年的经验看,临时公交车道可以更好的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同时还不影响公交车的正常行驶。由于临时公交车道的运营需要一个整体的控制系统,需要将不同的智能交通技术合理的运用。笔者认为,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智能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临时公交车道不久将会出现在我国部分城市,从而更好的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嘉兴市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通过专家评审
日前,《嘉兴市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2014-2017)》(以下简称《方案》)已通过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的专家评审。评审专家小组对《方案》进行了认真的审阅和讨论后,一致认为该《方案》编制思路和内容符合省治堵办相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现状分析数据翔实,对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把握准确,符合嘉兴城市发展的实际状况,基本可行,并提出修改建议:一是进一步明确创建范围,统一数据统计口径;二是增加公共交通机动化分担率和公交专用车道建设项目和进度两项指标;三是优化需求分析中的2017年出行结构;四是进一步细化宣传

0评论2014-11-101497

驻马店成功创建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
10月13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今年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城市评审结果出炉,我市被确定为6个创建城市之一。

0评论2014-10-151741

城市案例:休斯敦的公交优先和拥堵收费
在美访学期间,我曾数次在休斯敦自驾车,发现该市城市快速路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与中国有很大区别。基于城市快速路系统的公共交通如何规划组织?高承载率车道如何管理?高承载率收费车道如何收费?这些问题令人好奇。

0评论2014-09-021482

驻马店市推进省级“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8月28日,我市创建省级“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工作推进会召开。副市长杜中强出席会议并讲话。驿城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交通局、市住建局、市公交公司等单位相关责任人参加了会议。

0评论2014-09-011791

宁夏依据城镇化格局实施公交优先
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提出按照全区城镇化总体空间格局,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自治区政府主席刘慧指出,要以自治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为基础,做好公共交通发展详细规划。

0评论2014-05-291407

南京交通信号联网与地面公交优先控制系统启动
日前,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制定了交通信号联网与地面公交优先控制系统正式启动,此次项目背景为“智能交通”是建设“智慧南京”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之一。交通信号联网与地面公交优先控制通过全市范围内现有交通信号控制机设备的升级以及联网建设,实现全市信号控制的系统化监测和远程控制,提高交通信号控制的智能化水平。

0评论2014-05-051485

广州落实公交优先 建设“公交都市”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广州市公共交通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多样化公共交通体系逐步建成,2013年底成功入选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城市,2018年前须按要求实现建成国家“公交都市”的目标。

0评论2014-04-301843

南京交通信号联网与地面公交优先控制系统启动
日前,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制定了交通信号联网与地面公交优先控制系统正式启动,此次项目背景为“智能交通”是建设“智慧南京”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之一。交通信号联网与地面公交优先控制通过全市范围内现有交通信号控制机设备的升级以及联网建设,实现全市信号控制的系统化监测和远程控制,提高交通信号控制的智能化水平。

0评论2014-04-171477

政协委员聚焦公交优先:加快海口“公交都市”建设
一到上下班高峰期或是节假日,海口市民出行越来越堵。政府倡导多年的”优先发展公交”已让等待多年的海口市民伤透了心,“公交都市”离海口又有多远?今年政协海南省六届二次会议上,多名政协委员的建议案都聚焦了交通难题,联名建议要从政策、资金上保障优先发展公交,把人们从依赖私家车中解脱出来。

0评论2014-02-092132

顾涛:发展智能交通重在落实公交优先
北京应整合各方资源,重点建设和完善公共交通车辆运营调度管理、安全监控系统和应急处置、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等公共交通智能化管理和服务系统,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效率和安全服务水平,并为公众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公共交通出行信息,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的重要作用,吸引更多人愿意乘公交、更多乘公交。

0评论2013-08-092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