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城市网讯:信息化成为中国制造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在国内家电企业中,长虹近年来的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投入资金累计超过3亿元,形成了以ERP、PDM为核心的完整的制造业信息系统框架,实现了集团现代管理制度、流程的规范,提升了企业经营效率,实现了对用户需求的快速响应,提升了核心竞争力。长虹信息化建设除了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还为长虹新型企业文化的再造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载体。
更进一步,长虹以信息化人才、经验、能力为基础向服务业拓展,成立了专门从事IT外包服务的虹信公司,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首批十二家信息系统外包服务试点企业名单,长虹名列其中。长虹为中国制造业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本。
业内人士指出,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存在误区,认为信息化建设就是“上”一套先进的设备、系统。实际上,企业信息化的真谛在于利用信息化建设将企业的战略、组织结构以及用户需求密切结合起来,最终形成快速满足消费需求的能力,这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上一套什么样的系统,而在于如何通过信息化建设快速实现用消费需求驱动企业的经营活动。尤其在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信息的流转速度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变量。
在众多国内企业中,长虹的信息化建设极具代表性,可以说是国内信息化水平最高的制造企业之一。长虹信息化是建立在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调整基础上的,通过内部变革和外部整合,建立了即时响应、随需应变的科学、高效的信息化体系,实现了企业内部各环节与外界环境、消费群体之间的快速沟通、响应。
近年来,长虹形成了以ERP、PDM为核心的完整制造业信息系统框架,实现了对公司经营管理过程的“全覆盖”。利用最先进的ERP系统,通过整合和优化企业信息化管理,长虹的信息化管理触角不但连接了上游元器件供应商,而且已直通下游链条上的分销商、零售终端,直至最终的消费者,形成了快速循环的信息化管理大闭环,为产品研发设计、生产管理、产品销售、原材料采购、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信用管理、决策支持等企业运营环节提供了准确的信息,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科学运营能力。
长虹的信息化建设不仅仅局限在企业内部,而是将信息化触角延伸到整条产业链。目前,长虹与海关、银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实现了信息系统的协同和集成。这种高效整合的供应链体系不仅确保了长虹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高速运转,而且极大地提升了长虹运营平台的能力和满足消费需求的能力。同时,信息化建设还规范了长虹的现代管理制度、流程,提升了企业经营效率,而且为长虹新型企业文化的再造提供了一个应用管理的有效途径。
长虹相关负责人表示,长虹已经形成了核心业务管理、跨地域管控和集团管控等自下而上的多层次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信息化体系,走出了一条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长虹社区要成为全市首个“智慧社区”
《关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若干意见》:推进各类智慧应用试点:抓好已有的各类信息化试点,推进“美丽杭州建设智慧示范区”创建,开展一批智慧城镇(社区、园区、家庭)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带动智慧产业发展。围绕国家数字家庭创新基地建设,实施“物联网进家庭”计划,推动各个专项应用,满足市民对高品质智慧生活的需求。
0评论2014-08-071151
长虹发布全球首款人体状态感知空调
长虹在绵阳举行“2014年春季长虹空调发布会”,发布全球首款人体状态感知CHiQ系列空调,实现以“软件+模式”替代“硬件+功能”重新定义空调。与此同时,CHiQ系列的电视、冰箱、空调全线落地。
0评论2014-04-021346
林茂祥:长虹誓做全球智能第一
8月中旬,一场轰轰烈烈的电商大战闹剧,以部分企业失信于网民的方式草草收场。而就在这节骨眼上,长虹集团的川渝超级内购会,线下消费者竟然花5个亿疯抢长虹;几乎同一时间,中怡康、奥维先后发布了1-8月份的零售数据:长虹智能电视以平均超过20%的绝对份额,居全球品牌在中国的智能占有率第一位。
0评论2012-12-031544
软硬皆施 长虹完成全产业链“智能”布局
在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长虹基于完整的家电产品线,构建了从核心器件到软件、芯片,再到整机的全产业链,通过面向智能技术的系统集成创新,正从单一终端向系统集成融合发展演进,引领中国家电行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
0评论2012-10-3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