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苏州市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正式印发。《工作方案》提出了5大类共27项任务,并明确气象部门作为“智慧气象”信息惠民工程的责任单位。
据悉,江苏省苏州作为全国首批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到2016年,将初步建成“城乡全覆盖、办理一站式、服务全天候”的统一的信息惠民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实现信息化与民生领域应用的深度融合。发挥信息化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撑性和带动性作用,显著提升公共服务均等普惠水平,信息惠民综合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工作方案》提出,要开展“智慧气象”信息惠民专项工程建设。主要建设和完善苏州市气象综合探测系统、“智慧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对内建设精细到街道的气象探测系统和气象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对外建设面向公众的智慧气象服务平台。
据了解,市气象局根据《工作方案》要求,编制了《“智慧气象”信息惠民工程的实施方案》(以下称《实施方案》)。计划在“十二五”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在完善“数字大气”探测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搭建精细化、无缝隙的“智慧气象”预报业务平台,建设“智慧气象”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以期更准确、更智能地服务于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此外,《实施方案》明确将建设三维雷电监测系统、城市天气影像监测系统等五大硬件项目,构建现代气象业务平台、“智慧气象”虚拟机器人等五个软平台,并实现15项财政绩效考核指标。
马鞍山示范园区打造智慧气象产业园
日前,荷兰麦特公司的“ 气象合成孔径雷达项目”落户马鞍山示范园区,该项目由北京富斯德公司刘燕京博士牵头引进,其产品具有轻巧化、低耗能、低成本、测量精准细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航空气象、城市防涝、流域监测等领域。其产品客户包括欧洲航天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波音公司等。项目总投资1 亿元,目前已完成公司注册和厂房租赁工作,即将进入装修。计划在明年3月完成首台气象雷达样机制造及测试工作。
0评论2014-12-09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