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可穿戴设备把医院“搬”回家

2014-10-20 09:3111740文汇报
一种特殊的“可穿戴设备”让大量中风病人足不出户就能在家接受专业的康复治疗。“经过3个月的疗程,大部分病人上街并不需要拐杖。”600多个病例的积累,让主持这次“物联网康复”探索的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任传成,对这项新技术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很有信心。

这只是上海在健康物联网创新中的典型案例之一。通过本地医疗和IT业界的努力,健康物联网正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由此,上海19日在国内率先发布了健康物联网推进计划,希望在5到6年后,培育出一个百亿元级的产业,化解看病难、看病贵矛盾,在技术、模式、产业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计划亮相之前,上海已建成了一个国际领先的医疗信息化基础设施—通过“医联工程”,一张全球最大的医疗信息城域骨干网联通了上海的600多家公立医疗机构,3700多万病人的动态健康档案、70亿条电子病历的跨院流动不存在技术障碍。与之对应的是,快速增加的老年人、慢性病人、亚健康人群和薄弱的医生队伍,正对目前的医疗服务体系提出挑战。在我国,每千人只拥有1.8位医生,医院压力极大。解决之道,就是借助可穿戴设备等物联网技术,开展远程医疗,把医院“搬”到病人家中,拓展医生的服务空间和时间。

市五医院的探索就是出于这个目的。任传成说,中风瘫痪病人出门非常不便,每天的专业康复却不能间断。如果要派医生上门服务,目前的家庭医生力量配置不可能满足需求。从2011年起,他们与几家医疗器械和IT企业联手,开发成功了中风康复可穿戴设备和网络系统。一名医生在办公室能同时监控多位病人的康复过程。本地企业开发的“医疗级”可穿戴设备,还包括能监控生命体征的床垫和手环、能与智能手机App配套使用的便携式尿检仪、能报告消毒状态的病号服等。

根据上海最新发布的健康物联网推进方案,未来几年,本市将针对健康管理、老年照护、食品药品监管,建设三大应用示范工程;结合医改,上海将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推进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百度dulife推可穿戴新品 全面布局健康云
近日,百度与乐心医疗联手,推出了两款可穿戴新产品——“dulife-乐心I3 GPRS远程电子血压计”和“dulife-乐心A2智能体重秤”。在乐心的医疗设备制造能力的基础上,这两款产品均配备了百度的大数据、深度学习、软硬件适配技术及整合了强大的云服务能力,能够帮助用户及时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数据,通过科技为生活创造更多的安全与便利。

0评论2015-01-071314

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前景
在科技的世界,很多成功的产品都能够解决人们一些迫切的需要。这很大程度上也顺应了现在的潮流,设计并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可穿戴设备来令人们更加健康。

0评论2014-07-031250

三星启动可穿戴设备的模块化传感器平台
三星公司发布了“聆听身体的声音”计划,并启动了一种名叫“SIMBAND”的可穿戴健康传感器的模块化参考平台,它有望开启健身产品的新时代。您可以在上图中看到的产品原型,它内置了多个传感器,包括一个可见光传感器,这个光传感器可以探测皮肤光吸收的变化,并且算出你的脉搏还有其他数据。

0评论2014-06-031370

OMsignal:把衣服变成健身跟踪设备
对于喜欢运动和健身的人来说,市场上有多种可穿戴设备可供选择。这些设备多以手环、腕表的形式出现。加拿大的初创公司 OMsignal 认为,目前的可穿戴设备都没有给用户提供足够的便利。于是,他们把随身穿的衣服变成了健身跟踪设备。

0评论2014-05-091256

中兴华为齐推“可穿戴设备”
中兴通讯昨日在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示了其首款智能手表Grand Watch(展品名为Blue Watch)。中兴通讯称,Grand Watch将面对主流市场,预计在今年第一季度上市售卖。

0评论2014-01-09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