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国家卫计委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

2014-09-10 09:19203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推动远程医疗服务持续健康发展,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现就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统筹协调,积极推动远程医疗服务发展

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将发展远程医疗服务作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和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的重要手段积极推进。将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积极协调同级财政部门为远程医疗服务的发展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和经费保障,协调发展改革、物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为远程医疗服务的发展营造适宜的政策环境。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基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

二、明确服务内容,确保远程医疗服务质量安全

(一)远程医疗服务内容。远程医疗服务是一方医疗机构(以下简称邀请方)邀请其他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受邀方),运用通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以下简称信息化技术),为本医疗机构诊疗患者提供技术支持的医疗活动。医疗机构运用信息化技术,向医疗机构外的患者直接提供的诊疗服务,属于远程医疗服务。远程医疗服务项目包括: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医学影像(含影像、超声、核医学、心电图、肌电图、脑电图等)诊断、远程监护、远程会诊、远程门诊、远程病例讨论及省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项目。

(二)遵守相关管理规范。医疗机构在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健全远程医疗服务相关的管理制度,完善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医疗质量安全,保护患者隐私,维护患者合法权益。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远程医疗服务。

三、完善服务流程,保障远程医疗服务优质高效

(一)具备基本条件。医疗机构具备与所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相适应的诊疗科目及相应的人员、技术、设备、设施条件,可以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并指定专门部门或者人员负责远程医疗服务仪器、设备、设施、信息系统的定期检测、登记、维护、改造、升级,确保远程医疗服务系统(硬件和软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符合远程医疗相关卫生信息标准和信息安全的规定,满足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需要。

(二)签订合作协议。医疗机构之间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要签订远程医疗合作协议,约定合作目的、合作条件、合作内容、远程医疗流程、双方权利义务、医疗损害风险和责任分担等事项。

(三)患者知情同意。邀请方应当向患者充分告知并征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须征得其监护人或者近亲属书面同意。

(四)认真组织实施。邀请方需要与受邀方通过远程医疗服务开展个案病例讨论的,需向受邀方提出邀请,邀请至少应当包括邀请事由、目的、时间安排,患者相关病历摘要及拟邀请医师的专业和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等。受邀方接到远程医疗服务邀请后,要及时作出是否接受邀请的决定。接受邀请的,须告知邀请方,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不接受邀请的,及时告知邀请方并说明理由。

受邀方应当认真负责地安排具备相应资质和技术能力的医务人员,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诊疗规范的要求,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及时将诊疗意见告知邀请方,并出具由相关医师签名的诊疗意见报告。邀请方具有患者医学处置权,根据患者临床资料,参考受邀方的诊疗意见作出诊断与治疗决定。

(五)妥善保存资料。邀请方和受邀方要按照病历书写及保管有关规定共同完成病历资料,原件由邀请方和受邀方分别归档保存。远程医疗服务相关文书可通过传真、扫描文件及电子签名的电子文件等方式发送。

(六)简化服务流程。邀请方和受邀方建立对口支援或者其他合作关系,由邀请方实施辅助检查,受邀方出具相应辅助检查报告的,远程医疗服务流程由邀请方和受邀方在远程医疗合作协议中约定。

(七)规范人员管理。医务人员向本医疗机构外的患者直接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的,应当经其执业注册的医疗机构同意,并使用医疗机构统一建立的信息平台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四、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一)规范机构名称。各级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远程医疗服务的监督管理。未经我委核准,任何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全国”及其他指代、暗含全国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含义的名称。

(二)控制安全风险。医疗机构在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过程中,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关键设备、设施及其他辅助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满足远程医疗服务需要,或者存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以及出现与远程医疗服务直接相关严重不良后果时,须立即停止远程医疗服务,并按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的要求,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

(三)加强日常监管。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远程医疗服务相关的医疗质量安全隐患或者接到相关报告时,要及时组织对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条件的论证,经论证不具备远程医疗服务条件的,要提出整改措施,在整改措施落实前不得继续开展远程医疗服务。

(四)依法依规处理。在远程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医疗争议时,由邀请方和受邀方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双方达成的协议进行处理,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医务人员直接向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的,由其所在医疗机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承担相应责任。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过程中,有违反《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行为的,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

医疗机构之间运用信息化技术,在一方医疗机构使用相关设备,精确控制另一方医疗机构的仪器设备(如手术机器人)直接为患者进行实时操作性的检查、诊断、治疗、手术、监护等医疗活动,其管理办法和相关标准规范由我委另行制定。医疗机构与境外医疗机构之间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参照本意见执行。执行过程中有关问题,请及时与我委医政医管局联系。

联 系 人:范晶、焦雅辉

联系电话:010-68792791、68791888

国家卫生计生委

2014年8月21日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明年海南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将与省外对接
今年8月1日,定安县产妇李某,妊娠期病重在重症监护病房告急,海南省人民医院专家紧急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对病人处置得当,最终保全母子两条生命……海南省远程会诊系统建成以来,解决了偏远地区和急重症患者看病难的问题。

0评论2014-11-191062

大连市中心医院打造三维立体远程医疗体系
大连市中心医院用近六年的实践给出了明确的回答——打造三维立体远程医疗体系,以中心医院为核心,将国际、国内一流医疗资源与大连周边基层医院乃至国内偏远地区基层医院“链接”,用现代的网络技术将一流的医疗资源以最快的速度应用于不同区域的患者身上,用智慧打破时空壁垒,用专业诠释医者仁心。

0评论2014-11-181403

谷歌开测远程医疗服务
根据10月13日国外媒体Recode的报道,谷歌目前正在悄然进军日趋热门的远程医疗领域,这项服务主要通过Helpouts来进行,账户服务则主要基于Google+ Hangouts。根据报道,Helpouts平台上的专业技术服务将由第三方机构提供,这些提供商们将有权自行决定服务的价格。用户可以根据不同服务提供商的质量、服务和评价来自行选择服务。

0评论2014-10-151314

内蒙古被列入西部9省区远程医疗试点
从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了解到的信息显示,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的精神,内蒙古自治区被列入西部9省区开展远程医疗政策试点。

0评论2014-07-081169

4G让远程移动医疗成为可能
“老人在老家,始终是个牵挂。人老了,身体多多少少会有些毛病,一般都是慢性病和老年病。动不动往医院跑也不是个办法,要是能远程诊断,全国各地优秀的医疗专家,远程在线就能提供治疗和康复建议那该多好。”对于远程移动医疗,在北京从事通信工作近10年的贵州籍人士周先生非常期待:“现在4G了,上网更方便了,老人在家里配上血压计、血糖仪等基础的诊疗设备,把数据上传过来,让专家远程在线视频诊断一下,应该很快就能实现吧。”

0评论2014-06-271222

智能贴片以及远程医疗的未来
关于“药”与智能设备的交互,我们还真报道了不少:Proteus 数字药丸,可以让医生知道你有没有定时服用药片,以及服药之后生理情况的变化;CorTemp 公司的体感体温传感药丸……

0评论2014-04-011277

两部委开展省院合作远程医疗政策试点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的精神,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相关工作部署,经征求有关部门和地方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组织开展省院合作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工作。

0评论2014-03-252695

深圳拟推广虚拟医院 仍需多部门协调
目前,深圳市正在探讨推广虚拟医院,市民在家或可通过网络享受大医院的医疗服务。深圳市卫人委近日答复市人大代表有关建议时透露,“虚拟医院”技术已有基础,推广已具备条件。但因涉及多个部门,仍然需各部门进一步沟通协调。

0评论2013-11-111206

南京打造远程医疗平台 对接北京上海知名医院
记者从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获悉,目前,南京正在建设南京市区域远程医疗中心,希望形成以南京市鼓楼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为核心,覆盖南京各区以及基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远程医疗信息系统。这一系统可以免除很多患者求医问药的奔波之苦。这一远程医疗中心还将和北京、上海等知名医院已有远程医学平台进行融合对接,最大限度利用发达地区的卫生资源。

0评论2013-11-071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