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森先生,到这来,我想看看你。”当贝尔在1876年3月10日打通全世界第一个电话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随后,贝尔发明的电话技术在不断的进步,已经可以让全世界各地的人彼此之间进行对话沟通。
现在,有线的固定电话已经演变成了功能性手机和智能手机。今天我们不只能够用一眨眼的功夫跨越时间和空间来交流,同时还能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聊天,从语音、文本再到图片。
Swathmore学院的Kenneth J. Gergen教授在他的一份关于手机技术的论文中把这种现象叫做“absent presence(不在场的在场)”:我们的身体也许会在某个房间里,但注意力已经到了别处,并且我们的注意力已经被分成许多的小部分。
随着技术的不断繁荣和发展,在未来的10至20年中,科技对于人类沟通的方式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也非常值得展望。在未来的十几年中我们面对面的沟通会越来越少吗?人类的沟通又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多层通信
Scott Campbell是密歇根大学的传播学副教授,专门从事对移动通信如何影响公共和私人生活的研究。他认为随着移动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类型的社交关系也会不断出现。
“我认为我们正在经历着一个多层沟通的趋势发展,技术已经被应用到管理多个层级的信息和通信。有时候这会降低我们面对面沟通的质量,但是也能够带来一定的好处。尤其是对于分隔两地的人,彼此沟通会更加容易。比如一位奶奶可以通过Skype在看着孙子在过生日的时候吹蜡烛。”
即使在2014年,人们同样许多对自己的多层沟通关系进行管理,包括逐渐变弱的一对一关系(伴侣、家庭成员等)、虚拟关系(Twitter粉丝)等,并且Campbell认为技术的发展可以让我们更好的适应,而不是像想象的那样陷入到没完没了的社交媒体中。“在未来,这种多层通信将会被无缝整合到我们的日常沟通中。”Campbell教授表示。
“在这个方向很好的一个例子就是头戴装置,就像谷歌眼镜这样。这些新类型的创新将会让我们的目光更加集中,因此不会在之前总是低头看手机,似乎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技术慢慢“消失”
这个技术的想法首先是由一位知名社会商业技术顾问Jonathan MacDonald提出的概念。MacDonald曾经在谷歌和苹果都工作过,他在接受TechRadar采访时表示,未来人们沟通的消息将会从原本不起眼的电话和手机屏幕上变成更亲密的方式:“到2030年计算机芯片体积将会像血液细胞一样小,但是运算能力却会提高上亿倍。”MacDonald表示。
“通过一个中介设备,让我们在进行想象的同时通过情感来沟通,这种状况的实现已经变得并不遥远。未来用于沟通的装置甚至有可能植入我们的体内或皮肤之下。未来交流的方式并不会以科技为载体,更多的是人类的选择。技术最终将会变得无孔不入但是会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最终消息也会融入到我们的情绪中。”MacDonald说道。
“现在科技还是以物质的形态存在,而未来它们将逐渐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
我们已经看到了语音和手势控制的兴起,看看苹果最近收购的PrimeSense公司,当初正是他们首先创造了Kinect体感装备。另外,像微软和谷歌,也通过Skype和Hangouts打造了统一的沟通平台。
如果我们所使用的沟通技术彻底变成“背景”,那么这对于一对一的单一互动来说算是一个好消息,要知道每个人都拥有十几个社交网络账户是一件很烦人的事情。
与Campbell的观点一样,MacDonald并不认为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会受到科技的威胁,越来越多的虚拟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进行现实互动:“我相信如果我们将增强与虚拟现实技术好好发展,那么通过技术来实现人工交互的价值要比现在有意义的多。”他补充道。
移动通信技术作家、研究人员Florie Brizel则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她相信我们的人际交往还是会收到科技的威胁,不过未来这种状况还是可以有所改善。“我认为技术会让我们变得遥远,最终人们需要摆脱这些设备回归到面对面的额交流中,每个人都需要做出改变。”
“如果我们失去了交流的能力,那么到了真正的面对面交流中,人们就会逐渐失去固有的一部分技能。”
手机成为人际关系的杀手
2013年埃塞克斯大学的Andrew K. Przybylski和Netta Weinstein研究表明,手机对我们的人际关系是有损害的。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发现只需放一个手机在你身边,甚至你都不用去查看它,也一样会对你的人际交往有负面影响。
Przybylski和Weinstein让一对一对的陌生人找个普通的私人话题(最近一个月的话题)聊上10分钟。参与者们会把自己身边的物品放在等待室里,然后结伴来到一个小房间里。在这个房间里,面对面放置着两把椅子,几尺之外,在他们直线视野看不到的地方有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一本书和另外一个物品。参与者不知道的是,那另外一个物品是这个实验的关键自变量。有些组的桌子上有一个手机,有些组聊天时桌子上则放着一个记事本。在他们聊完之后,每个参与者会填写一张和问卷,以评估与刚才一起聊天的人的亲密感如何。而研究表明,那些在聊天时桌子上放着手机的人们报告的亲密感更低。
Przybylski和Weinstein想继续探究在什么状态之下,手机的影响最大。这一次,每一对陌生人会被指定讨论一个非正式的话题(比如他们关于塑料树的想法),或一个有意义的话题(比如去年发生的最重要的事)。同样的,桌子上放着手机或记事本。聊完10分钟后,参与者会被问及一些关于对对方的亲密感,信任感,共情感的问题。
当他们讨论一个非正式的话题时,手机对亲密感,信任感,共情感并没有什么影响。然而,当他们讨论一个富有意义的问题时,桌上的手机对他们的就聊有着很大的影响。当参与者近处放着手机的时候,参与者们报告相对低亲密感,并且他们也报告更低的信任感和共情感。
因此,在一个中性的环境下,手机不在身边可能会有助于亲密感,信任感,共情感。而这些都是一个好的关系的基础。前人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在我们在高速上开车的时候,还是在我们开会的时候,手机所提供的大量的社交功能,辅助功能,娱乐功能都回把我们的注意从当前的环境中转移开。现在的研究表明,手机或许对我们广泛的社交网络充当着备忘录的功能,但这是以降低我们与周围人交往的能力为代价的。而且手机甚至可以降低我们的社会意识。
与动物交谈
如果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的交流有多方面的影响,那么我们能够在与动物的沟通上更进一步呢?
Con Slobodchikoff教授是一位在亚利桑那工作的野生动物保护学家,他对人与动物的沟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还专门出版了自己的图书《Chasing Doctor Dolittle: Learning the Language of Animals》。在未来,你甚至可以通过Skype像与奶奶通话一样和动物交谈。Slobodchikoff教授告诉我们,每个动物自己都有独特的语言,而人类要做的就是如何对这些语言进行解码。“科技应该帮助我们建立一本属于动物语言的词典,一旦我们知道每个单词的意思,就可以开始与动物更顺畅的沟通了。” Slobodchikoff教授表示。
Slobodchikoff教授已经和他的同时John Placer开发出了一种合成软件,可以对草原上的猎狗数据进行收集,并且结合行为对声音进行分析。在未来10年或20年中,这种设备的效率将会慢慢提高。
这对于我们是非常有意义的,开发这样的数据库,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技术来在现实生活中与动物对话,尽管现在看上去还有些天方夜谭。不过我们已经能够想象,当你下车后,随便就可以和路边的野猫交谈,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有趣呢。
如果上面的专家们观点正确,那么新技术将会促进我们一对一的交流方式,而并不是完全取代它。面对越来越多的社交网络、虚拟技术和装备,人们如何让彼此的关系变得更亲密,将是科技领域需要继续关注的方向。

- 润一科技 赴淄博“赶烤”
0评论2023-06-01
李克强:让一切想创新能创新的人有机会有舞台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刚才,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向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于敏院士和其他获奖人员代表颁了奖。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向参与中国科技事业的外国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0评论2015-01-124167
西奥科技为台州公路局量身定制“云智能信息化管理”
日前,西奥科技为浙江台州公路局量身定制打造的“云智能信息化管理平台”正式启用。彻底颠覆了该公路局的传统管理模式进入到“智慧化管理”模式,是该局一卡通管理信息的新开端,管理向现代化、信息化、自动化和快捷化迈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该局紧跟建设智慧城市的步伐,融入市政公共管理和建设智慧型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评论2015-01-091145
智慧科技增光放亮都市农业
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局了解,目前北京正在重点将八个生态农业物联网园区打造成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示范区,农业物联网的示范推广也推动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向智慧农业大步迈进。
0评论2015-01-0920953
龙山科技智慧产业园:助推智慧辽源建设
作为龙山区的重点示范园区,龙山科技智慧产业园不仅是龙山区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平台,更是我市“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近日,记者走进龙山科技智慧产业园,详细了解了园区的建设情况和正在发展的智慧产业。
0评论2015-01-081462
瑞昌供电公司让科技为电网建设插上隐形的翅膀
“科技是实现电网建设腾飞的根本保障,我们要充分的借助科技的力量,大胆创新,实现电网建设和优质服务水平的提升……”2014年职代会,瑞昌市供电公司负责人符信勇在会上作工作报告,并提出了2014工作思路,经过为期一年的努力奋斗,成效显著,调度自动化管辖范围由各变电站延伸到各变电台区刀闸,智能电表推广应用“两率”均达到了98%,员工两项技术革新获得国家专利权,电网科技应用得到网、省公司好评,同时,公司也被国网公司命名综合管理标杆单位。
0评论2015-01-071175

- 2015中国科技行业四大看点:创新之路在何方?
0评论2015-01-07
杭州:科技驱动为民生注入更多“智慧”
在杭州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作出加快发展信息经济和智慧应用重大决策部署的背景下,杭州正在成为信息经济和智慧应用发展的热土。在大力发展信息经济和智慧应用的政策导向下,如何让政府层面的政策引导与市场层面的研发创新形成更大合力,为技术创新和智慧迸发营造更优渥的发展环境?
0评论2015-01-061737
科技创新为农业插上智慧羽翼
当信息经济智慧应用与农业深度融合,会发生什么?这无疑是一幅令人遐想无限的图景。而这一切,正在杭州发生。在杭州将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智慧应用的背景下,众多富有科技含量的本土现代农业企业加速涌现,而多种智能化、信息化、智慧化的技术、设备、平台,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运作效率。科技的坚实支撑,也正在为杭州的现代农业发展插上智慧羽翼。
0评论2014-12-1720910
宿州:云计算助力加速度崛起 科技创新驱动经济
瞅准科技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潮流,短短两年间,宿州市平地兴起总投资160亿元的两大云计算产业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今年前11个月,仅宿州高新区云计算产业园就实现产值2.6亿元。
0评论2014-12-16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