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业部确定的全国三个“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试验区之一,天津市农业物联网的建设初具成效。从天津市农委获悉,去年,全市农业物联网总投资近1亿元,目前全市已有1000栋节能温室、30个畜牧企业和27个水产养殖企业开展了物联网技术应用。
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坐在家里就能实时掌握蔬菜生长情况;浇水、施肥、打药,只需按个开关,就能让大棚听懂“指令”。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农业物联网已将这一切变成现实。
作为农业部确定的全国三个“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试验区之一,天津市农业物联网的建设初具成效。从天津市农委获悉,去年,全市农业物联网总投资近1亿元,目前全市已有1000栋节能温室、30个畜牧企业和27个水产养殖企业开展了物联网技术应用。最传统产业与最尖端的科技结合,会产生演绎怎样的传奇?物联网真正服务于农业生产,还有哪些关口急需打通?
物联网进大棚
蔬菜产量质量双提高
走进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如果不仔细观察,你不会知道这个外表普通的设施园区,已被信息技术所武装。
在西红柿大棚里,园区负责人马晓莉对记者说:“这就是传感器系统,有了它,棚里的苗子就会‘说话’了、有‘感觉’、有‘思想’了。”记者看到,一根类似“天线”的装置竖立在大棚中央,“天线”上部挂着几个盒子。天津大学物联网研发团队发起人、天津大学研究员冯子华说,这些传感器每隔5分钟采集一次数据,分别是温度、湿度、土壤温度、水分、光照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等,通过物联网的网关,发送到上位机系统。“大棚里的温度高了,系统就会警告你,土壤里的湿度低了也会通知你,用户只需要按一下‘开关’就能将相关指令,如浇水、施肥、加湿、降温等要求反馈到大棚中。”
物联网给园区带来了什么变化?马晓莉向记者介绍,整个园区的面积是800亩,物联网的应用已覆盖了30个棚。一些农业技术人员说,以前,农业种植更多的是依靠经验,可经验有时也会出错,稍掌握不好,就有可能影响蔬菜生长,甚至是收成。而物联网精准的感知,使蔬菜种植实现了科学精细管理,不仅用工量减少了,蔬菜的产量和质量都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
依托物联网系统,冯子华带领他的团队引导园区按照有机流程进行蔬菜生产。“以前我们生产的是大路菜,卖出来的是菜市场价。现在,我们建立了全程可追溯系统,蔬菜的品质、安全性提高了,1斤西红柿卖到了15元,这在以前根本不可想象。”马晓莉实话实说。
首要突破认识门槛
形成刚性需求 加大培训力度
作为一项新事物,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发展迅速,天津农业物联网平台建立短短一年,就已经涵盖了市场价格、遥感、知识规则等领域的数据库17个,集成了各类农业应用系统168个,25个基地实现了传感数据的在线采集,有16个基地、21路的视频接入。
虽然物联网快速发展,却还远未形成刚性需求,不少业内人士深感推广之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信息技术专家说,物联网应用于农业,首先要迈过的一道槛就是“认识水平、思想观念”。“花几千块钱,用电脑指导你们种菜,你觉得合适吗?”在采访中,记者分别向不同人士问出相同的问题。一位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直来直去:“这不是大炮打蚊子吗?用得着吗?我们村谁不会种菜,还用得着电脑!再说电脑咱也不懂啊!”也有一些在考虑成本核算,“农业本来就是微利,再投资物联网,不合算吧?”“不考虑成本,物联网确实是个好东西,如果有补贴的话,我们可以试一试。”某农业企业负责人不甘心自己掏腰包。
有关人士认为,改变人们的观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方面靠培训,有关部门正在不断加大培训力度,一年时间培训了780人次。同时开展试验示范,让事实说话,让更多人亲眼看到、亲自感受到物联网的作用。
建立良好营利模式
改变一味卖设备窘态
为了使物联网更加亲民,目前天津市一些物联网企业分别研发出5000元至数万元不等的套餐,供不同用户使用。即便如此,由于参与的企业有限,农业物联网行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因此其硬件设备如RFID、传感器等环节的生产成本还是比较高。
一家坐落在西青区的物联网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成立两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营利模式,公司最主要的营销方式就是卖设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效果并不理想。事实上,不仅这一家公司,目前天津市大多数物联网企业基本如此。
我国物联网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初期,规模普遍偏小,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更重要的是,还没有助推产业发展的成熟商业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物联网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如何让物联网更好、更广泛地服务于现代农业?天津市有关人士建议,改变一味卖设备的思路,而是着眼于农业实际问题的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物联网发挥特有的作用。此外,天津市有关方面也在进行着有益的探索。目前正在建立“研究开发、集成示范、应用推广”3种类型农业物联网展示窗口,探索产学研用创新模式、农业企业运作模式、合作组织示范模式和整体区域推进模式4种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
智慧农业离永宁农民越来越近
动动手指,就能实现温棚自动卷放帘;将来通过手机远程指令,还能进行大棚浇水灌溉及蔬菜病虫害远程诊断等操作……设施温棚实现自动化控制,不但省事省力省成本,还创造出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0评论2015-01-1324048
- 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因互联网而改变
0评论2015-01-13
北京打造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示范区
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局了解,目前北京正在重点将八个生态农业物联网园区打造成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示范区,农业物联网的示范推广也推动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向智慧农业大步迈进。
0评论2015-01-121498
智慧科技增光放亮都市农业
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局了解,目前北京正在重点将八个生态农业物联网园区打造成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示范区,农业物联网的示范推广也推动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向智慧农业大步迈进。
0评论2015-01-0920953
黄冈联通搭建平台助建“智慧农业”
湖北黄冈市是农业大市,黄冈联通一直致力于农业信息化发展。日前,湖北联通搭建了“农业执法和农资流通监管”系统平台,助力智慧农业建设,黄冈市武穴已经开启试点。
0评论2015-01-0620990
古浪设施农牧业引入物联网技术
近日,古浪县在西靖乡感恩新村设施农牧业示范园引入温室物联网管理技术,建成智能温室物联网示范点2个,实现了设施农牧业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的远程采集和卷帘、浇水、灯光、换气的手机远程控制。
0评论2015-01-0520849
物联网开启智慧“种地”新模式
“这个盒子叫智能温室物联网采集器,上面安装了空气温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在栾城区神农福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志辉介绍说。智能温室物联网采集器可根据菜农提前设定的指标,对温湿度进行预警。当大棚温湿度超过或低于设定的标准值时,自动向智能监控系统反馈数据,系统控制卷膜器开启或者关闭,自动采取大棚通风、降温或保暖等措施,使温室大棚始终保持最适宜蔬菜生长的温度和湿度。
0评论2014-12-2520949
农业物联网助力淮安智慧农业发展
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在办公室或家里,轻轻点击鼠标或是滑动一下智能手机,就能掌握蔬菜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光照等数据,还能自动给蔬菜浇水、让大棚通风……在农业物联网时代,这一切已梦想成真。
0评论2014-12-2220924
科技创新为农业插上智慧羽翼
当信息经济智慧应用与农业深度融合,会发生什么?这无疑是一幅令人遐想无限的图景。而这一切,正在杭州发生。在杭州将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智慧应用的背景下,众多富有科技含量的本土现代农业企业加速涌现,而多种智能化、信息化、智慧化的技术、设备、平台,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运作效率。科技的坚实支撑,也正在为杭州的现代农业发展插上智慧羽翼。
0评论2014-12-172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