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草莓大户吴东良出差外地,他对着手机轻轻一按,远在千里之外的草莓大棚里,喷水管开始“沙沙”地给草莓浇水。
“如果猪饿了拱食槽,自动供料喂养系统就会流出配好的饲料,猪吃饱离开食槽,饲料就会停止供应。”国茂生猪养殖公司的博士毕杰说:“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养猪方式。”
王建坤是建德市钦堂乡蒲田村的种粮户,自从走上“机器换人”的道路后就停不下来。“一台机器干一天的活,5个人都赶不上。”催芽机、育秧机、旋耕机、插种机、收割机,王建坤配置了56台各类机器,连杀虫和施肥也依靠机器。
如何将山区的特色农业效益发挥出来?建德市积极探索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一场“智慧农业”的变革正在发生。
草莓浇水可遥控
“有了这套系统,不论我在哪里,都可以遥控操作。”吴东良口中的智能温室大棚操作系统,是建德市2013年投资建设的两个“智慧农业”示范项目之一。
与普通的钢架大棚不同,智能温室大棚由计算机控制遮阳、升温、降温、通风、滴灌等作业的自动化设施,能根据设定的数值向指定手机发送操作提醒,并根据返回的指令进行操作。“这会是建德草莓种植产业的一次新提升”,作为土生土长的草莓专家,吴东良对智能带来的产业提升充满信心。
养猪交给计算机
在钦堂乡谢田村对面隔溪山湾里,100多个猪棚整齐排列。看得见,进不去。国茂生猪养殖公司总经理骆建军说。“这是封闭式养猪,除了必要的检查,大部分的工作都交给了计算机。”全套的环境控制系统,依靠探头对猪场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光照等进行信息采集与控制,实现生猪成长环境的最优化。一套生长性能测定系统,对猪的采食量、排泄量、生长速度等实行全程自动监测,依据数据分析生成最优采食量曲线,自动传输带又把饲料和水送到每个食槽。监控系统加上高清影像设备,不仅让管理员在监控室里查看生猪情况,还让外来专家通过监控完成会诊。在毕杰博士眼里,智能产业化养殖,是未来禽畜养殖的发展方向。
种田引进物联网
年近50岁的王建坤种了20年的田,2500亩地长期雇员只有19人,加上两口子,平均一人种100多亩。亩产1000斤打底,今年最高能冲亩产1500斤。除了设备,王建坤还引进农业物联网应用系统,墒情检测,用小型气象站及时采集到温度、湿度、风速、风力、降水量等数据传输给农业部门做分析;虫情测报灯,在夜间吸引昆虫飞扑落入接虫盒,通过定期查看及时发现和预防虫害;5个采集点对田间作物实时监测,通过系统监测图像直接传到建德市农业局和杭州农业专家的手中。“用了这套系统,农作物生了什么病,专家们坐在办公室里放大图像就能帮我诊治。”王建坤说道。
果蔬打造宅配化
傍晚5点,在航头镇大点口村,有袅袅炊烟升起。田野上一排排银灰色的蔬菜大棚里,工人们正在忙着采摘小黄瓜、茭白、甜玉米、蒲瓜、丝瓜、茄子、小尖椒等各式蔬菜。蔬菜采摘下来后被送进瑞德农业的分拣车间包装。第二天中午,它们会出现在义乌、杭州或上海居民的餐桌上。在瑞德农业科技总经理李英姿看来,“智慧农业”在生产领域的应用需要和新型的销售渠道相辅相成。
“一个星期配送一次,一盒蔬菜有七八个品种,重量在8至9斤,收费60元,一年3000元左右,目前公司蔬菜宅配用户已发展到300多户,地域拓展到永康、义乌、温州、杭州、上海等地。”借鉴日本“地产地销”的农业生产销售模式,蔬菜宅配成为瑞德农业产品销售的重要形式之一。
通过会员制的认购模式,瑞德农业把现采摘果蔬分包,直接送到会员家中。与经过采摘、包装、运输、批发、零售等环节到人们的盘子里的传统销售模式相比,新鲜安全成为瑞德农产品的最大优势,省去了中间商,利润自然也更可观。
智慧农业离永宁农民越来越近
动动手指,就能实现温棚自动卷放帘;将来通过手机远程指令,还能进行大棚浇水灌溉及蔬菜病虫害远程诊断等操作……设施温棚实现自动化控制,不但省事省力省成本,还创造出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0评论2015-01-1324048
智慧科技增光放亮都市农业
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局了解,目前北京正在重点将八个生态农业物联网园区打造成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示范区,农业物联网的示范推广也推动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向智慧农业大步迈进。
0评论2015-01-0920953
黄冈联通搭建平台助建“智慧农业”
湖北黄冈市是农业大市,黄冈联通一直致力于农业信息化发展。日前,湖北联通搭建了“农业执法和农资流通监管”系统平台,助力智慧农业建设,黄冈市武穴已经开启试点。
0评论2015-01-0620990
古浪设施农牧业引入物联网技术
近日,古浪县在西靖乡感恩新村设施农牧业示范园引入温室物联网管理技术,建成智能温室物联网示范点2个,实现了设施农牧业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的远程采集和卷帘、浇水、灯光、换气的手机远程控制。
0评论2015-01-0520849
物联网开启智慧“种地”新模式
“这个盒子叫智能温室物联网采集器,上面安装了空气温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在栾城区神农福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志辉介绍说。智能温室物联网采集器可根据菜农提前设定的指标,对温湿度进行预警。当大棚温湿度超过或低于设定的标准值时,自动向智能监控系统反馈数据,系统控制卷膜器开启或者关闭,自动采取大棚通风、降温或保暖等措施,使温室大棚始终保持最适宜蔬菜生长的温度和湿度。
0评论2014-12-2520949
农业物联网助力淮安智慧农业发展
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在办公室或家里,轻轻点击鼠标或是滑动一下智能手机,就能掌握蔬菜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光照等数据,还能自动给蔬菜浇水、让大棚通风……在农业物联网时代,这一切已梦想成真。
0评论2014-12-2220924
科技创新为农业插上智慧羽翼
当信息经济智慧应用与农业深度融合,会发生什么?这无疑是一幅令人遐想无限的图景。而这一切,正在杭州发生。在杭州将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智慧应用的背景下,众多富有科技含量的本土现代农业企业加速涌现,而多种智能化、信息化、智慧化的技术、设备、平台,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运作效率。科技的坚实支撑,也正在为杭州的现代农业发展插上智慧羽翼。
0评论2014-12-1720910
青海农业物联网应用前景广阔
物联网技术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必然趋势。物联网在高效设施栽培、畜禽养殖、大田作物精细栽培、农产品质量控制和可追溯体系的应用等方面都有极其广泛的前景。随着智能农业、精准农牧业的发展,智能感知芯片、移动嵌入式系统等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逐步拓宽,通过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消耗和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影响,为动、植物生活、生产提供相对可控制甚至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等环境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进行有效生产,实现科学监测、科学种养,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0评论2014-12-1221016
长顺:物联网让农业产销有“智慧”
长顺农业园区对农产品的生长环境、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过程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了农业物联网全天候自动监测农作物生长,并能适时搜集相关数据,为农技人员指导生产和农户产品销售服务带来便利。
0评论2014-12-0521447
衡水饶阳冠志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物联网让蔬菜大棚有了“新管家”
初冬时节,屋外衰草连天,饶阳县冠志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蔬菜大棚里却是绿意融融,成片的彩椒、荷兰瓜、樱桃西红柿生机勃勃、长势良好。不过,让记者奇怪的是,这个足足有3000平方米大的温室里,既没看到农民劳作的场景,也没见到传统日光温室里到处悬挂的温度计、湿度计,这里的负责人祝欢告诉记者:“我们这个大棚有个新‘管家’,叫做物联网。”
0评论2014-12-04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