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厦门:智慧型农业不再“靠天吃饭”

2014-07-08 14:19212730厦门日报
【走访】

日产百吨金针菇

在翔安区马巷镇后莲社区的如意情白金针菇自动化生产加工厂里,机器轰鸣,人头攒动,一个个装满金针菇的菌瓶在全自动化生产线上和工人们手中有条不紊地来回传递交接着。这一幕,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农业生产再也不“靠天吃饭”。

一个1400ml的菌瓶从原料搅拌开始,经历了装瓶、灭菌、接种、培育、烧菌、出菇等一系列流程后,在全智能化设备的精准控制下,30多天后,每个菌瓶能收成400多克金针菇。在这个全国最大的金针菇生产基地里,每天有24万瓶金针菇销往全国各地,年产值达到3亿元。过去要300人完成的劳动量,现在只需3条全自动化生产线就可承担,效率高出了不止100倍。所产生的食用菌菌渣,一方面发酵制成有机肥,还田培肥土壤,另一方面烘干成为锅炉燃料,每年可节约天然气50万方。

传统农业向产业化、现代化农业创新升级,提高的不仅仅是劳动生产率。在如意情的金针菇生产工厂里,采用立体式栽培,充分利用空间,在100亩土地上实现了传统栽培3000亩土地的产量,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时还为放下锄头的转产农民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据介绍,该项目目前已解决就业500多人,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成功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举措】

打造岛外农业公园


事实证明,在耕地面积十分有限的厦门发展农业,有且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抛弃传统的低效耕作模式,以现代化、高科技手段改造农产品生产经营模式,以创新技术手段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如意情在白金针菇生产产业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功仅仅是厦门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厦门同时致力于发展高科技种苗业、特色农业、高附加值农产品加工业以及生态休闲农业等。今年,厦门的农业产业化目标有了再升级——要推进智慧型都市农业。

尽管详细方案仍在修改完善当中,但在记者看到的《厦门智慧型都市农业提升工程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中,厦门智慧型都市农业的规划版图也已初见雏形——发展集生产、生态、生活功能为一体的“园区型”农业是厦门打造现代农业版图的关键一步。

不出意外的话,未来,海沧东孚镇大曦山、集美碧溪、同安竹坝以及翔安香山都将建成农业公园。以已经初步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的大曦山郊野公园为例,园中规划了苗木花卉产业区,都市菜地、乡土文化区,传统农业区,生态涵养修复区等四个功能区。除了要进行生态环境整治和绿道建设,最大限度地保持乡村原生态风光,还要结合天竺山、日月谷等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引导农民提升农家乐经营水平,实现农民转型增收。

【点评】

在有限农用地上做强做精


厦门市农业机械监理所所长杨强认为,作为特区,厦门在经济体制、金融体制、土地管理制度、城乡规划和农村管理体制等方面得到了更为特殊和有力的政策扶持,这个农用地、农业金融和农业经营管理等制度的创新为吸引多元化投资、实施重大农业项目带来了良好机遇,在有限的农用地上做强做精,加快厦门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优化升级。

杨强也坦言,厦门农业面临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农业发展空间有限等困境,依靠科技、信息进步无疑是厦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和根本出路。近年来,厦门农业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形势大好,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农业科技开发能力大幅提升。另外,农业信息化程度和农技推广服务能力也不断加强,如意情金针菇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当然,厦门在发展现代化农业方面也存在很多优势,这包括市场对优质食品和休闲旅游农业的需求旺盛,农产品市场化程度高;在对台农业交流合作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两岸农业技术交流便利;还有中央和福建省在土地、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金融服务等方面赋予了厦门不少先行先试的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智慧农业离永宁农民越来越近
动动手指,就能实现温棚自动卷放帘;将来通过手机远程指令,还能进行大棚浇水灌溉及蔬菜病虫害远程诊断等操作……设施温棚实现自动化控制,不但省事省力省成本,还创造出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0评论2015-01-1324048

智慧科技增光放亮都市农业
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局了解,目前北京正在重点将八个生态农业物联网园区打造成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示范区,农业物联网的示范推广也推动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向智慧农业大步迈进。

0评论2015-01-0920953

黄冈联通搭建平台助建“智慧农业”
湖北黄冈市是农业大市,黄冈联通一直致力于农业信息化发展。日前,湖北联通搭建了“农业执法和农资流通监管”系统平台,助力智慧农业建设,黄冈市武穴已经开启试点。

0评论2015-01-0620990

古浪设施农牧业引入物联网技术
近日,古浪县在西靖乡感恩新村设施农牧业示范园引入温室物联网管理技术,建成智能温室物联网示范点2个,实现了设施农牧业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的远程采集和卷帘、浇水、灯光、换气的手机远程控制。

0评论2015-01-0520849

物联网开启智慧“种地”新模式
“这个盒子叫智能温室物联网采集器,上面安装了空气温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在栾城区神农福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志辉介绍说。智能温室物联网采集器可根据菜农提前设定的指标,对温湿度进行预警。当大棚温湿度超过或低于设定的标准值时,自动向智能监控系统反馈数据,系统控制卷膜器开启或者关闭,自动采取大棚通风、降温或保暖等措施,使温室大棚始终保持最适宜蔬菜生长的温度和湿度。

0评论2014-12-2520949

农业物联网助力淮安智慧农业发展
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在办公室或家里,轻轻点击鼠标或是滑动一下智能手机,就能掌握蔬菜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光照等数据,还能自动给蔬菜浇水、让大棚通风……在农业物联网时代,这一切已梦想成真。

0评论2014-12-2220924

科技创新为农业插上智慧羽翼
当信息经济智慧应用与农业深度融合,会发生什么?这无疑是一幅令人遐想无限的图景。而这一切,正在杭州发生。在杭州将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智慧应用的背景下,众多富有科技含量的本土现代农业企业加速涌现,而多种智能化、信息化、智慧化的技术、设备、平台,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运作效率。科技的坚实支撑,也正在为杭州的现代农业发展插上智慧羽翼。

0评论2014-12-1720910

青海农业物联网应用前景广阔
物联网技术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必然趋势。物联网在高效设施栽培、畜禽养殖、大田作物精细栽培、农产品质量控制和可追溯体系的应用等方面都有极其广泛的前景。随着智能农业、精准农牧业的发展,智能感知芯片、移动嵌入式系统等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逐步拓宽,通过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消耗和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影响,为动、植物生活、生产提供相对可控制甚至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等环境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进行有效生产,实现科学监测、科学种养,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0评论2014-12-1221016

长顺:物联网让农业产销有“智慧”
长顺农业园区对农产品的生长环境、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过程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了农业物联网全天候自动监测农作物生长,并能适时搜集相关数据,为农技人员指导生产和农户产品销售服务带来便利。

0评论2014-12-0521447

衡水饶阳冠志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物联网让蔬菜大棚有了“新管家”
初冬时节,屋外衰草连天,饶阳县冠志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蔬菜大棚里却是绿意融融,成片的彩椒、荷兰瓜、樱桃西红柿生机勃勃、长势良好。不过,让记者奇怪的是,这个足足有3000平方米大的温室里,既没看到农民劳作的场景,也没见到传统日光温室里到处悬挂的温度计、湿度计,这里的负责人祝欢告诉记者:“我们这个大棚有个新‘管家’,叫做物联网。”

0评论2014-12-0420930

loading